第三十七章 话不投机(1/2)
“何太守既然知道如今天下纷扰,内忧外患,难道就不曾想过导致这一切的根由?始建国元年,朝廷仅凭符命之说,就将原本臣服的匈奴、高句骊、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骊改名‘下句骊’,各族因此拒绝臣服,这才导致边境战乱不断。”&l;/br&g;
这些都是实情,何太守当然知晓,望着李云道:“继续说下去。”&l;/br&g;
对方若无其事的表情让李云皱了皱眉头,还是说道:“再说内忧,各州郡盗贼流民四起,远远超过邸报上所记载的数量,这皆因朝廷的措施不合时令,只求仿效周朝的制度,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加上多年来屡有旱涝蝗灾,而朝廷不仅没有赈灾,反而为了夸夸其谈的功绩加征徭役赋税,百姓饥寒穷愁,焉能不反?”&l;/br&g;
“天凤六年的时候,严伯石给当今圣上的奏章里面说到匈奴可且以为后,先忧山东盗贼,见解独到啊!”何太守听到这里,悠悠然地插了句。&l;/br&g;
这是去年朝廷增兵匈奴,严尤规谏时说的话,不过李云却看出来何太守的脸上有淡淡的嘲讽之色,不像是赞同这句话的意思,接着就听到对方冷笑道:&l;/br&g;
“依本官看,边患和盗贼都不足为虑,而那些有心人才是心腹大患,李将军以为然否?”&l;/br&g;
言外之意太明显,你李云就是有心人,注意着何太守表情的李云如何听不出来,然否个屁!握着刀柄的手不由得加重力气,感情前面说的话都是白费口舌,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l;/br&g;
在厅外守卫的家丁和何府的仆从知道里面在谈重要的事,都是离大厅几十步远,以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为准。双方一个认为自家将军勇武非常,何太守不过是个儒生,另一方因是在自家府宅,所以都很放松,猛听到厅内“砰”一声大响,外面的几十个亲卫家丁立刻抽出兵器,朝着厅中冲去。&l;/br&g;
何府的仆从们就慢了许多,片刻之后才是慌慌张张跟着跑进去,这些人冲进去后却都是愕然,李云单手拄刀,一副愤怒到了极点的模样席坐在那里,面前的案几已经是粉碎。而何太守端坐在主座上,脸上有着惊讶的神色,不过却不害怕,众人正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听到李云沉声说道:&l;/br&g;
“没事,都出去!”&l;/br&g;
亲卫们点头躬身退下,何府的仆从们犹豫了下,见自家主人点头示意,颇为忐忑的跟着退了出去,临走的时候都是禁不住的看了碎了一地的案几一眼,心想那案几可是上好的木料打造,真是力气大,明显是一巴掌拍碎的。&l;/br&g;
“人都说李将军勇力过人,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但不知将军为何如此愤怒?”&l;/br&g;
何太守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李云猛吸了几口气,这才平复怒火,开口冷然地说道:“何太守,你多番试探,不就是说我想造反吗?这你可大错特错,这天下本来就并非是王巨君一人的天下,他王巨君不过是做着千古一帝的美梦罢了,刚愎自用,倨傲不听谏言,不顾百姓死活。击益州数年不能克,何太守,你可知道死了多少百姓兵士?如今各郡已经民不聊生,不堪使役,他还搜刮全国财物妄想再伐匈奴,匈奴没有击退,北边的郡县已是百里无人烟……”&l;/br&g;
何太守听到一半,脸色铁青,豁然而起怒叱道:“住口!李云,你竟敢直呼圣上的名号!还说没有悖逆之心,仅凭这些话就能定你个大不敬之罪!”&l;/br&g;
反正已经不指望能说服这位只想着洁身自好,并且满脑子都是顽固忠君思想的何敞,李云倒是没有了以往&l;/br&g;
的束手束脚,哈哈大笑,嘲讽道:&l;/br&g;
“如今各州郡出现无数的流民,你以为是那王巨君一个人的功劳?我可以明白的说,你们这些官吏人人有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我眼里,你们还真不如山东的樊崇,起码他会分粮给快要饿死的百姓!出现大量流民盗贼还只是开始,要不了两年,中原就会烽烟四起,有些实力的都会割据一方,大乱就要来了,乱战之下会死多少人,你可想过?我说会死去几千万人,百姓仅存十之二三,并非妄言,信不信由你!”&l;/br&g;
说道最后,李云的言语也开始激昂起来,何太守却是冷笑道:“危言耸听,即便出现反贼,圣上拥几十万精兵,还怕平定不了吗?何来天下大乱!刘崇、翟义之辈就是前车之鉴。”&l;/br&g;
翟义之子就在城内做都尉呢,李云叹息一声,说道:“朝廷中可还有会带兵作战之人吗?有能力的不是被赐死就是遭贬嫡,剩下的都是些溜须拍马之辈,就算王巨君放个屁他们都会说成是香的!如那奉新公卫将军王兴,不过是城门令史,崇新公前将军王盛是卖饼的,美新公国将哀章更是品行不端,好说大话,这些人只因一册金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