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江(4/5)

蒋义渠暗叫倒霉,连忙和荆州文官蒯越、杨仪、蒋干等人商议。最后一致决定打井救灾。既然晋王把这么重的担子放在咱们肩上,可不能丢人。于是,组织换防的士兵五六万,动民夫五六万在南阳郡境内打井。

a的,该着蒋义渠点背。要不就是旱情太厉害了,有的地方一口井打下去四五百米,捧上来的还是干硬的红土,一点水分也没有。半个月下来,十几个县,只有三口井打出了谁,连个屁用也不管,都不够那些打井的民夫和士兵喝的。眼看播种秋凉的季节快到了,这可怎么办呢?蒋义渠,在襄阳、樊城、邓县、江陵等大城市贴出了招贤榜。招募有能力会打井的工匠。果然先后有两人应征。这两人是在狱中应征的。千年因为偷着挖了汉武帝的茂陵被关进去的。本来是不指望出来了,没想到有人出榜招贤。两人一合计,挖洞?那是咱拿手的,应征呗。蒋义渠找到两个盗墓贼。

人家一看蒋义渠打得井,就咂嘴摇头:“这井打得挺好没错。就该在这地方,照俺们的经验肯定有水?”蒋义渠和气的说:“那怎么打下去四五百米一滴水也不见?”

一个黑瘦的泥腿子工匠道:“浅,还是太浅。这么悍,在打深一些。”另一个也附和:“对,就是这意思。”

蒋义渠一听专家这么说,毫不犹豫,命令士兵们:“在打一百米。”士兵们都不敢下去了,那有这样打井的,这分明是挖地道吗?人在里边都缺氧,喘不过气来。一个士兵砸着嘴对将以渠道:“大将军,这个弄法不行。俺从没见过这么深的井。俺见过的最深的,也就是两三百米的意思。再说了下面的土质越来越硬,挖起来很吃力。”

蒋义渠叹气道:“没法子,你在挖一百米,如果还是没水就算了。”心想,我也算尽了全力了。五百米的井,历史破天荒头一遭。光是送绳子到底,也要三炷香时间。两个盗墓贼一听,挥特长,立功赎罪的机会到了,自告奋勇:“将军,让俺们兄弟下去,别说是一百米,就是在我三百米,也没问题。”

蒋义渠心说,人才就是人才。慷慨的说:“如果除了水,我写奏章,让晋王给你们封侯。关内侯。”这两个小子大字不识,什么‘关内侯’‘关外侯’不知道什么意思,反正是个‘猴’就行了。心满意足,拍着ig脯子保证:“明天就见水。”

第二天果然见水了,不过蒋义渠的眉头皱的更厉害,差点把两个人才掐死。“怎么是黑水?这是什么玩意,味道有点像——桐油。”

两位资深盗墓贼,一不小心,挖出了一口油井。

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天夜里生了规模不小的井喷,方圆几十顷土地都被黑糊糊的腥臭的桐油淹没,第二天被太阳一晒,表皮都凝固在一块,硬邦邦的。用剑尖戳开,下面还是粘糊糊的黑油。【新野,河南油田所在地】

弄巧成拙。本来想要立功,这下闯了大祸,失去土地的居民,觉得生路断绝,坐在田间地头嚎哭。

蒋义渠觉得邪门,恐怕不是好兆头,立即飞鸽传书报告了这件事。

徐庶也觉得很邪门,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莫非是连年征战,杀戮太重,上天示警。臣的意思,大王不如去东郊祭祀天地。然后让陛下下诏大赦天下。”

连三国中最有见识的人物也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无稽之谈。要是在前生,现了一个油田,老子可就要上福布斯富排行榜了,这是好事呀。

“好兆头,好兆头,元直,这桐油可是征战的法宝,他的好处可是太多了,这不是霉运,这是好兆头。你不信,我告诉你,有了这些桐油,东吴就死定了。等着瞧。告诉蒋义渠,升任荆州都督,赏黄金五百两。这个是大功劳。给那两个盗墓贼封列侯。”

徐庶心说,你是有钱没处花,还是失心疯了,淹没了几十顷良田,还立了功劳。徐庶道:“这似乎赏罚不明,蒋义渠虽是晋王爱将,也不能如此偏袒,他是有罪的。”

“元直,蒋义渠的功劳日后自会显现,你放心,我不会偏袒他的。告诉他,让他领着那两个盗墓的,换个地方挖井,一定要挖出水来。”

徐庶yu言又止,意思写在脸上,认为根本是胡闹。可是我态度坚决,他也不再说了,下去飞鸽传书了。

蒋义渠一直在等着处分呢。

两个盗墓贼更是吓得要死,哆嗦的像待宰的耕牛。没想到命令下来,不但不罚反而奖赏。蒋义渠自己都傻了,不明白晋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过了两天,命令又下来了,命他派兵两千,制造木桶,日夜不停的开采桐油,装满木桶运到江陵。消息一定要严格封锁。运送的大车上盖上厚厚的稻草。有人问起来,就说是军粮。

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蒋义渠还是严格而及时的执行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开始开采桐油。

在两个盗墓贼侯爷的帮助下,终于又有五十多口井,打出了清澈、冰牙的泉水。南阳郡近八成干枯的土地得到了灌溉,顺利的种上了秋庄稼。那些没有种上粮食的,从淮南运粮接济,还好干旱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可以解决。

开采桐油从五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