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承认的问题(1/2)
第一百四十七章承认的问题
如果说明朝中期以前的中国还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邦,那么这个称号到了清朝中期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无广告的~牛文*小说~网.阅读网)虽然乾隆爷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逐渐被西方超越,但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就是洋人在几千里外的地方发明了这个那个,政治制度、人文思想如何兴盛,但毕竟隔了几大洋,至少对于中国人是产生不了什么影响的。
已经当了几千年的天朝上邦了,没有人会怀疑还会继续下去。
不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却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超越自身的国家。不过虽然中国惨败,一部分有识之士也开始重新开眼看世界,但主流却也只是认为这不过是偶然事件、不过是因为大清一个不小心,区区西夷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后,大清上下才逐渐清醒过来;这世界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天下了。只不过这个时候,人们也只是认为洋人不过仗着船坚炮利,真说到文化修养制度,那是拍马赶不及中国的。所以洋务运动也只是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辅的口号进行。在士绅眼里中国所需要学习的,也只不过是洋人的技术罢了。
有一阵子确实不错,中法战争虽然中国不败而败,但中国也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可以随意被人捏玩毫无抵抗之力,证实了洋务运动确实有效果。
那个所谓的同治中兴时代,中国似乎重新挤回世界列强之中;洋人们不再侵略,大清国也建立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庞大铁甲舰群。
然后,在风雨之中,甲午战争一下把所有的伪装全部撕下了。把中国的虚弱赤lu裸地剥落下来,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甲午给中国的影响不单单是损兵折将、北洋舰队覆灭、二万万两银子的赔款,他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难以复加的冲击那千百年来一直是小弟的日本,居然也能骑在中国头上了我们打不过洋人,认了。但是连日本都打不过?
思想上的冲击只是后果之一;直接表现出来的,却是列强掀起了疯狂的瓜分
原本中国跟法国打了个平手,列强们也就高看了中国一眼。但是当无论是人口、财力都远逊中国的一个亚洲国家都能打赢,那这中国岂不就是和纸糊的一样了?如此虚弱却又富庶的国家,就犹如小孩捧着金元宝在街上走,又有谁不会动私念?于是俄国强要了辽宁、德国抢占了青岛、法国挺入广西、广东,英国进入长江流域,连意大利都曾想占领浙江。
面对洋人的瓜分,那些守旧的大臣们反而把责任推到洋务运动上,认为只有返回华夏文明之根本才能救国。民众开始义和团运动,一时间似乎要杀尽洋人了。不过当八国联军如履平地的直入北京后,中国人终于明白这世界已经完全变了。
从一开始的天朝上邦、到后来的西学为辅、到了现在则开始完全西化。
同样,对洋人的态度一开始是看不起斥为西夷、然后变成平等地位的洋人,直到现在变成了洋大人。
对于遭受了列强无数侵略和侮辱的中国人,列强就仿佛是不可战胜的怪物,让人又恨又怕。
正是源于这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使得当孙文得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要求各国列强承认时居然无一答复时,他心中可谓是七上八下的。
各国公使均在北方,在上海总共有六个国家设有领事馆,分别是英、日、美、德、法和俄。
获得列强承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基本上等于确认了正统性。但是一旦无法获得列强承认,就等于失去了列强的支持。而无论多么自信的中国人在经历过八国联军的教训后,却也不敢面对可能面临的列强武装干涉。
一旦南京政府得不到承认,那么必然将会使一大部分中立人士转向袁世凯。毕竟如今独立的各省中,真正由同盟会控制的只有三分之一强,其余大都为立宪派或地方士绅所掌控;这些人是不可能与南京政府共存亡的。一旦风头不对,倒向袁世凯对于他们而言也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原本列强承认民军为交战方,同盟会上下还认为这事情是板上钉钉了。考虑他们与日本历来深厚的关系,和日本与英国是盟友的事实,他们相信政府成立后自然会被列强所承认……
乱了手脚的孙文立即派出军政府内与各国有一定关系的人出马,力争要获得承认。对于英、美、日孙文自然有不少人选,但是德国却是同盟会实力最弱的地方。于是孙文便想到了刘裕。
在大总统府的办公室里,刘裕再一次见到了孙文。
“记得如松你与德意志不少高官都有联系,在汉堡的时候也曾帮了**大忙。这次德意志没有答复政府提出对方承认我中华民国为中国之唯一政府的要求,我想让你去与德意志人商量一下条件和原因。”
刘裕皱了下眉头,道:“在下与德意志的联系仅仅保持在国内少数政治家,而且所谓联系也不过是大家兴趣相同,对音乐感兴趣而已。在国家外交大事方面,汉堡市长不会有什么发言权。在下与德意志外交部没有任何熟人,况且此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