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乱起洛阳(1/4)
不是小飞故意不上传新书:四月末小飞被急调外地工作,无固定网络,只能周末回家,无法冲榜,所以一直没上传新书;而且,由于三年没写,竟然联系不到以前的编辑,后边的很多事情都没得谈,正努力寻找中……但再晚不过下周三,,一定上传!再次致以歉意……我也向快点开始!
第九十七章,乱起洛阳
深秋的洛阳,满目萧瑟,冷冷的秋雨却浇不灭人们心中那开始熊熊燃烧的**之火。
三天后,在汉灵帝病倒的三天后,在各方压力和猜忌下,以张让为的宦官集团终于向各方势力正式通报了汉灵帝病倒的消息。
为什么张让他们敢这样大胆,隐瞒了这么长时间汉灵帝的病情呢?其实,这与汉灵帝立嗣问题有很大关系。
汉灵帝有两个太子候选人,一个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就是未来的汉少帝);一个是王贵人的儿子刘协(就是未来的汉献帝)。其实在古代都讲究立长不立幼年,但偏生这刘辩自己不争气,虽然母亲贵为皇后,舅舅何进贵为大将军,但他却生性懦弱,为此汉灵帝十分不喜欢他,所以一直就有立刘协为太子的心思。
说倒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汉灵帝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的。
汉灵帝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上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虽然6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这样,刘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个皇族旁支已经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摇身一变而为万乘之尊。
所以说,汉灵帝从他的出身,本身就决定了他不在乎废长立幼,而他的出身也正是他欣赏刘备的基础,虽然有皇戚身份在身,却都是家道开始中落的子弟。
旦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这个东汉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想怎样就怎样的,皇帝的表面虽然风光,但背后的心力交瘁,身不由己却也不是外人能体会的。
先说,大将军何进和满朝文武都支持立刘辩为太子。但是大太监张让却和刘协的祖母,也就是窦大后关系很好,而且出于从宦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他们支持刘协为太子。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灵帝想立刘协却担心后党势力干政,于是这次病倒后,默认了张让不向百官通报的行动,就是怕有人趁机闹事。
然而,天下大事又岂能以为他的意见而扭转?尽管他身为人皇。而又有多少人在对这个皇帝的位置虎视眈眈呢?
///////////
这边张让等人无奈,因为既然已经有人知道了天子重病的消息,再隐瞒下去,只能是欲盖弥彰,只好对外宣布了汉灵帝病倒的消息,一时间天下舆论大哗。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以张让为的宦官把汉灵帝毒倒了。现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但洛阳城内看起来却要比外州郡平静,各方势力谁都不想率先打破僵局,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谁都知道,先起事的那个人肯定会成为天下共讨的逆贼。到时候鸡飞蛋打就得不偿失了。
但表面的平静并不表示下面不断涌动的惊涛骇浪,各方势力都在加紧展自己的实力,同时拉拢、分化着对方,谁准备的越充分,谁的把握就大一些。
刘备这几天也没有闲着,一边等待着幽州方面程长风的信息,一边处理自己的西园军中军营。而且他现在活的的确很滋润,那倒霉的西园军上军校尉元帅蹇硕被太史慈打成白痴后,就被刘备派人送回了皇宫,当然说法是这样的:一伙暴徒突然袭击了西园军,蹇大人带兵奋勇杀敌,不行头部受到对方奇怪武器的重创,现在昏迷不醒。
张让等人虽然怀疑,但其他几个校尉也都对外统一了口径,而且一同呈上去的还有他们亲笔签名的战果汇报,想反悔都不成。
而蹇硕既去,刘备这个中军校尉当然就接替他成为了西园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至少大将军何进和张让等人暂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一切似乎开展的很顺利……
而对于大将军何进主动对他抛出的橄榄枝,刘备只是轻轻的把那一点尾巴抓在手里,等待情势的变化。既不拒绝,也不点头,只是与典军校尉鲍信的关系进了许多。因为,即使最后不与何进联盟,从个人角度来说,刘备也是非常欣赏鲍信这样身在乱世之中,一心为国的人的,虽然他未免有些愚忠?如果不是他已经投了何进,刘备甚至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
又过了半个月,宦官们在压力下,每天都要对外通报皇帝的病情,而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士大夫集团也自的组织了一个什么监视会,天天去皇宫探望灵帝,奈何灵帝的确病重,也只能隔窗看看了事。但危在旦夕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