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四章 伐辽诏(1/2)

.第四百四十四章伐辽诏

@@@

朕自登极以来,常怀仁爱之心,以孝治国,以礼安邦,唯恐德才远逊祖宗,二十有二年夙兴夜寐,未敢丝毫懈怠,但求天下大治,海内晏然,百姓安居乐业;

然北有契丹强虏窃据幽燕,窥我中国之心不死,常年兴兵犯境,残害生民,此虏一日不除,便如巨石悬顶,天下难靖;

燕云之地,长城内外,自古便是中国之土,自太祖开国立祚,念及千万生民沦陷胡尘,常怀收复故土之心……

朕今承祖宗遗志,为天下苍生计,为子孙万代计,遣五十万堂皇之师,虎贲之士,矢志北驱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我华夏故士,汉家威仪

庆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赵祯正式向天下颁布伐辽诏书举国为之沸腾。

这份诏书很长,历数契丹种种罪行,甚至坦言太宗皇帝死于北伐时的箭伤,只为表达北伐的正义性。

同日,赵祯率朝中百官赴禁军大校场,举行隆重的誓师大典,授许清天子剑、伐辽招讨印。

东京城万人空巷,争相出城观礼,夹道相送。

誓师大典过后,许清领五万京畿骑兵飞扑河北,狄青则领伐辽招讨副使职飞扑河东

辽国与西夏不同,伐夏之前,尽量掩饰是为了战争的突然性,使西夏措手不及,但辽国土地辽阔,兵员众多,突然袭击起不到关键性作用,这次行动实在是太大了,集结的兵力虽然不象诏书上说的有五十万,但也足足有三十五万。

辽国西京大同、南京析津府(幽州)皆是坚城,且常年驻守雄兵,想突然拿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既然突然袭击起不不多大的作用,那就反其道而行,光明正大的调兵遣将,发布讨伐诏书,隆重举行誓师大典,给足辽国调兵遣将的,大家凭真功夫硬碰硬。

辽国其实太辽阔了,而且越往北越利于他们的骑兵作战,与其深入敌境找契丹主力,拉长的补给线,不如将辽国主力吸引到南边来,大同府与幽州府离宋境都很近,而且是辽国必保之地,把辽军吸引到这两地来决战,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宋军的后勤压力,可以说跟在国内作战差不多。

幽州内有运河通航,外面还可以通过海运得到补给,许清在过年时,让人在宋境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成功引得粮商富户纷纷抛售私仓存粮,粮草一时不用担心了。

赵祯再次毅然决然任命许清为伐辽主帅,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许清没好说的,在他看来,狄青、李承武等将领并不一定需要一个战神般的主帅,只要能有一个给他们顶住来自朝廷的压力、防止朝廷瞎指挥的主帅就足够了,而许清觉得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他最为合适。

许清出任主帅,可谓是给三军士卒以无比的勇气和信心,不管许清本人如何看待的军事能力,但在三军士卒看来,他就是战神一举平定西夏的战神士卒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他们只看战绩,而许清的战绩在大宋目前无疑是最耀眼的

将是兵之胆,许清的那面大旗就是几十万大军的胆气所在连赵野和李承武这些高级将领也不例外,向北飞驰的马车上,几人围着地图研究战略部署,他们面上的笑容一直没消失过。

这次伐辽兵分两路,许清领二十万大军、其中骑兵五万出河北,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尽取幽州、蓟州等燕云之地;

狄青以副招讨使身份领十五万大军、其中骑兵十万出河东,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尽取大同府为主的西京道。

战争是最磨炼人的,经过伐夏大战,李承武、梁成栋等人已经个个具备了大将之风,若是伐辽顺利的话,再经此大战,这些人足以堂而皇之进入大宋中枢了。

车外铁蹄汇成的洪流滚滚向前,任东桥不作多看,手指地图对许清说道许招讨,目前辽国南京道也汇集了二十万兵力,而且大多是辽国精锐之师,主要分驻幽州、蓟州、易州、范阳、固安等重城,领军为北院枢密使萧惠,幽燕之地,西、北两面有山峦及长城拱卫,如同一道天然屏障,许招讨请看,若是咱们能出奇兵抢攻下迁州(山海关)、固北口、以及西面的居庸关等要隘,便能将幽燕之地与辽国后方彻底分割开来,形成一个瓮中捉鳖之势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以安心吃掉萧惠二十万大军了。”

许清摇了摇头,这个作战方案确实很诱人,但实施的可能性不高,山海关若通过海路突然登陆袭击,很有可能拿下,西面的居庸关大致也可以派奇兵袭取,但固北口等关隘太远,要越过幽州,若是别人坐镇幽州还好说,萧惠可不是软柿子,不可能不明白幽燕之地的长短所在,手下有二十万大军还让宋军越过幽州抢攻固北口,那萧惠就不是萧惠了

许清没有直接出言否定,转头望向车中诸将,监军石崇礼见他望来立即作神游天外状,丝毫没有出口的意思。

这厮可谓命好得不行,上次平郭邈山之乱,他这个监军在军事上也是一言不发,最后却捞去了最大的功劳,还是许清自愿送上的。

这次找辽他又捞到了监军之职,败了,有许清等人顶着,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