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0章(1/2)

但就防御力来说,远超赵羽发明的屯堡′然四方城堡比较必,但是毫无疑问,四方城加瓮城的组合绝对是最省材料和人工的方法,至于说干嘛不仿照欧洲建造棱堡?

只能说,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太多了。

古代的东方大陆各种攻城器械的庞大根本就不是西方土包子们能想象的,跟现代拆迁机械类似的巨型撞锤,在大宋和辽国就不下十几个版本,绑在铁链上的千斤重锤随着车子的推进,不断撞击城墙。就那薄弱的棱堡,很快就能给你撞塌喽×少在火油将撞城车烧毁之前,少于一丈厚的城墙根本就撑不住撞城锤的撞击。

别的不敢说,一旦城墙上有一个缺口,以宋辽的攻坚力度,在浑身重甲的重骑兵或者重步兵的掩护下,杀上城头基本就成了定局。

想当初,赵羽如果不是亲自上阵拼死守住了辽国大军达人梯用盾牌架起的骑兵通道,阳方镇那小破城墙,能挡得住辽国大军?

别人想方设法不暴露弱点给敌人,哪有专门伸出个棱堡去让人集火拆迁的道理。

纵观西方城墙,没有厚过五米的,可是纵观自秦朝以来的城墙,有薄过五米的么?长城那么长的城墙,都要厚达两丈才算合格⌒本事你用撞城锤撞啊,一天时间,能撞塌算你赢。

好吧,巨木,回到本来的话题上,有了几十米长的巨木,架设桥梁就变的不是那么难了,特别是在用钢铁和巨木打造的各种吊装设备用上之后,甚至在黄河的汛期,武安军的架桥速度都没有减慢多少。

三座桥的运兵能力有多强,已经无法计算了,反正河曲西岸的三座桥头堡中的兵力一个劲的在暴增。各种军用物资更是堆积如山,如果不是当初大匠们设想的周到,建设了大量的简易仓库,这么多的军用物资就只能堆积在地上了。

时至九月初三,六十万武安军分兵三路一路向西杀去。

北线直取西夏的鄂州,也就是后世鄂尔多斯市周边地区,那里驻扎的是黑山威福军司最后的有生力量了。不多,正规军也就五万人左右,甚至经过不断的抽调,事的有没有五万人都难说了。

中线则直取夏州府,经过加固的夏州并不是那么容易啃的,不过那是相对于宋军来说的,碰上武安军的重型战车部队,好吧,这伙人根本就不是打仗的,而是拆城的。

南线的武安军最苦,赵羽给安排的任务是扫荡从宋夏边境还未撤出的西夏人,然后一路向西,沿着宋夏边境直扑西凉府。

到时候,北路的武安军一部分强渡黄河,一部分沿着黄河逆流南下,堵截西夏都城兴庆府的溃军∠路的武安军则负责南路的包抄任务,中路大家由赵羽亲自率领,负责一路如尖刀一般直插西夏的兴庆府。

西夏的兴庆府现在聚集了也有近百万军队,沿途的各个关口也都是布满了驻军。

可是碰上不讲理的武安军,小型关口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三轮重弩,三轮中弩,基本城墙就差不多了,再用重箭雨覆盖几遍,一般五十万支箭矢就差不多能扫平一个小城了。

负责攻坚的跳荡小队进去扫荡两圈,没投降的基本都已经变成尸体了』后主战部队只要略作修整,就会继续前进,打扫战场和驻守的任务是二线部队的任务,甚至打扫战场根本用不到军人,商贾们的收购队就搞定了,不仅能回收箭矢,还能捞一些外快。

然后呢,大宋的军队跟在屁股后面捡便宜,他们看过武安军的壕无人性之后,果断的选择了打下手。

就拿夏州城来说吧,武安军的重步兵和战车方阵立好阵脚之后就开始试探攻城了※有在城墙上露头的西夏弩弓毫无例外的被武安军的重弩战车给点名了′备了10倍望远镜瞄准设备的重弩战车可以说能做到任何敢于在城墙上冒头的重型武器都会被完全压制。

甚至如果西夏人的主将敢在城楼上冒个头,堡有二十架以上的散花重弩能给城门楼来个覆盖打击。

好吧,乌鸦嘴应验了,如此战事,敌方的主将怎么可能不亲自登城楼去观察呢。结果他一露头不差,被装备着十八倍望远镜的观察手一眼就认了出来。观察哨上金色的长旗箭头一指,其他几个观察哨立刻配合指向,一瞬间就超过了五十台重型弩车对整个城门楼进行了超饱和覆盖性毁灭打击。

或许没有炸药,但是超过五千根重型透甲弩箭一次覆盖,薄一点的砖墙都挡不住,更何况侍卫们的那些薄弱盾牌了。

于此同时,但凡能够到射击距离的重型弩车和中型弩车都一起跟在几个金色旗帜所标注的方向,进行了时常超过两分钟的超饱和射击。

这就要说说攻城部队的军功设置了,每辆战车射出的弩箭上都有编号的,如果你们射出的弩箭将敌方主将射杀了,哪怕是二次伤害甚至三次伤害呢,都能分到很多的军功的,一个主将比一千个小卒子都值钱。

所以能分到攻击中路的战车部队都是很幸福的,以前要靠主将指派,现在则完全拼手气,抽签。

当然了,如果敌方主将比较怂,喜欢从城墙的侧面观察敌情,那抽到侧面的战车部队就走运了』旦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