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徽记(1/2)
跟着婆婆到了齐珏的院子里,房巽就瞧见采薇站在暖阁的屏风外,沉着脸往屏风里面瞧。
等杨氏一进门,那采薇便先一步凑了过来,脸上带了乖巧道,“太太,您快来瞧瞧吧,这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大夫,上来就要给珏哥儿放血,哥儿这几日只是喝些米汤,再给放了血,岂不是更加虚弱?”
许嬷嬷在一旁着急的看着杨氏,却不敢多说一句,杨洵脸色冷洌,虽没有一句话,可那表情已经是转身欲走的架势了。
杨氏并没有搭理采薇,而是问许嬷嬷,“哥儿可醒了?”
许嬷嬷点头道,“是醒了一回,杨大夫给把了脉,又说毒在内里,要放血才好的快,采薇她、采薇姑娘她说哥儿还虚得很,坚持不让放血,这会子功夫,哥儿似乎又睡过去了!”
杨氏不意为意的点头,“既是又睡过去了,就不劳烦杨老先生了!”
有了杨氏的话,杨洵在这里就失去了意义。
采薇得意的看着房巽,这里毕竟还是齐家,一个外头的小姐,再有来头,也管不着这院子里的事!
房巽看着采薇得意的神情,没有任何表情,她只是低了头与采薇擦身而过,事不关己的去拉了杨洵的胳膊道,“先生咱们走吧,这眼看要晚饭了,祖母还在家里等着呢!”
杨洵连连点头,去了厅堂里洗手,这样乱七八糟的宅院他是见得多了,若不是房巽,他是决计不会再登门了!
隔着屏风,房巽似乎听到呼吸的声音,可她却没有一点进去瞧瞧的想法。
对她而言,似乎是齐珏将她从大房那个泥沼里拉出来的,可所有的孤寂也是他给的,她不恨,也不怨他,毕竟他那一生,也过的相当的辛苦。
许嬷嬷送房巽和杨洵出了齐家,杨氏这才转到屏风里头,去瞧齐珏,脸上露出难得的温柔来,她给齐珏掖了被角,又摸了额头,这才问采薇,“瞧着像是退烧了,杨老大夫是给我来看病的,捎带着给哥儿看一眼罢了,哥儿还是找先前的杜大夫就是!辛苦你了,哥儿若是大好了,就将你提到哥儿的屋子里头贴身侍候,等生下一男半女的,再提姨娘!”
采薇听了却没有高兴的样子,只是撺掇着杨氏道,“杜大夫说了,哥儿这是水土不服,若是一直不见好,还得回锦州调理!”
杨氏心中一动,这果然与房巽说的一样,开始劝自己回锦州了!她心里已经十分信任这个隔壁的小姑娘,打定了主意要与房家长来长往,却不是为了房家的权势。
转过头来,杨氏吩咐许嬷嬷,“明儿个你挑些上好的人参、鹿茸,亲自给房家老太太送去,就说我身子不便,等过些日子大好了再去瞧她老人家,且不要舍不得!”
回到房家,房巽先是给二伯祖母去回了话,却将采薇一事隐了去,二伯祖母摇头叹气,寡妇的日子难过,从锦州那个小地方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若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背井离乡?又吩咐冯嬷嬷,若是齐家来人,一定要报到她这里,万万不可待慢了。
从二伯祖母院子里出来,房巽就急急的回了院子,她将屋门关了,让木香守在门外,说要休息,可进了暖阁却开了箱笼,拿出一个描金雕花的匣子来,匣子里头,放着各式各样的绢花,她直接将匣子翻过来,将绢花胡乱的倒在了炕上,这才从匣子的底部轻轻抽出一张薄薄的木板,里头露出一本半旧的册子来,册子上写着“正明斋”。
轻轻翻开册子,里头依然是看了多遍的点心名字和价钱,只是翻到最后一页,在那一页的右下角,有一个浅浅的印子。
房巽将册子对着外头的光线,能浅浅看到一个徽记。
她仔细的瞧着,不觉手已经抖了起来,那徽记和在齐家看到的那封信上的徽记一模一样。
仇人终于露出了端倪么?房巽重重的合上册子,心也沉重的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她似乎有些喘不过气来,挣扎着去将窗户开了个缝。冷冽的寒风吹进来,将房巽吹的清醒过来,她还有时间,她已经等了六年,她不在乎再等六年!
转天的功夫,房巽就听梅香说起了许嬷嬷送的东西,“那参可是百年的,听说鹤年堂里头别说价钱,就连货都要下定的,还有那雪耳,比面盆还大……”
木香端了点心从外头进来,笑着打断了梅香的话,“姑娘别听她瞎说,确实都是好东西,不过哪有这般大!”
梅香被拆了台,撇了撇嘴,“就是瞧着大么!”转眼又道,“许嬷嬷说多谢杨老大夫,又跟老太太夸了姑娘好半天,还说等齐太太身子好了要来拜会老太太,还让姑娘有空去她那里玩!”
在房巽听来,这不过是场面上的话罢了,她最关心的却是采薇到底怎么样了,她问梅香,“还有呢?许嬷嬷还说什么了?”
自从赵公子走了,姑娘常常发呆,难得姑娘喜欢听自己八卦,梅香想了半天才道,“对了,许嬷嬷说姑娘送的点心好吃,还说齐太太从锦州带了一些当地的团花,如今家里还乱着,过几日整理出来让姑娘过去挑挑!”
见房巽不说话,又说起齐家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