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背水一战(1/2)
天启七年,六月二十二日,辰时一刻′是六月时节,可天却依旧黑着。
“今日的天有点怪。”贺顺注意到这点。
“你没觉得最近的天亮的越来越晚了吗?”李鸿基回道
“那倒没。不过话说回来,你真的要一起去?”
“那是自然,这次如果没有打出点名堂来,怕是这辈子都没有这种机会了≠不行,我得自成一派去咯。”李鸿基笑道
兴化府练兵场中,六百八十九人已经集结完毕,吴三桂站在宣讲台之上。
场内所有人都分发到了一条白色布条,准备将布条系在大臂上。
按往年,六月的福建是快到整年中最酷热难耐的时候。但是今年却不同,东南的风时常吹带着凉意袭来,好似初春的微凉。
昨夜的贺顺已考虑了整晚,此战过后,将上林府提亲,与小离过着男耕女织的乡野生活,不再追逐着吴三桂,去报那仇←在船上与贺嘉谈话之后,心中再也泛不起一丝波澜。既然这世界原本就与自己无关,那自己又何必去做那些无谓的事。既然重生,何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打杀杀的日子上辈子当锦衣卫时已经尝够了。
只是想到颖儿,他心中怀有愧疚,他明白颖儿的心意。可真爱与好感同时摆在面前,贺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
贺顺想了想也可笑,自己至今还没有问过颖儿的全名。
而陈亮,却是另一幅面孔,自从黑市归来,他总表现的十分怪异。不过大战在前,没人注意罢了。
吴三桂见众人集结准备完毕,深呼吸一口气,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战前训话。
“今日之前,你我都是这苍茫大地的一粒尘埃,来时无名,去世孤独°我只是百家姓之后无关紧要的一笔,与人相似,又无人记得。而今日之后,你我的名字将刻这校场门口的青石碑上,流芳万事∷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间沧升十载,不就是为了在这留一名,证明自己来过∫已向天祈过签,上上签,签上只有八个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我们必定能血洗金厥山,替自己在这世留一名!”
“留名!”
“留名!”
口号声响彻整个校场。
天启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午时三刻,剿倭军正是从兴化府城内出发。
沿街的百姓并没有想象中感恩戴德,欢欣鼓舞的去欢送这批人№多人站在自己门前,亦或路旁,带有一点冷漠意味的看着这些人。
许多人眼里,这些即将要出发的人就和当初头几批去金厥山剿倭的人一样,去送死,不禁发出叹息声。
有些人见到剿倭军中有人推着十一门火炮,带有期望的对着身边的同行人说道“这么多火炮,看来这次有戏了。”
“有什么戏,你忘了,前几日不还有海盗推着火炮来攻城,这火炮动静挺大,可有个屁用,城墙的砖都没打下来一块呢∫看呐,这与其去送死,还不如咱们都待在这城里,锁好大门,跟倭寇耗着”间久了,倭寇也得回乡不是,自然就不费一兵一卒的将倭寇打回老家了。”
“对对对,世兄说得有理。”
金厥山,距离兴化府约有九十里地,午时出发,亥时至。
军队到达离金厥山还有三里地的燕霞坡时,陈亮提示吴三桂到达了预计的地点。
吴三桂下马“贺顺,你先行上前打探下倭寇动向。”
“陈”吴三桂犹豫了一下“李鸿基。”
李鸿基有点不敢相信吴三桂会突然叫自己,没反应过来。
“李鸿基!!”吴三桂第二次叫道
李鸿基这才反应过来“是。”
“你和这张濒下的兄弟,去船上配合着。”说是配合,多半是监督,说到底,还是不放心一个海盗头子的话。
李鸿基答应的很干脆,跟着张保的人就走。
不到两刻钟,贺顺便回来。
“怎么样?”吴三桂问
“一切如我们所知的一样。”
“好,传令下去,盾牌兵上前,炮兵紧随其后。”
“是。”
二十名士兵手持八尺高木板藤条混杂制成的盾牌一字弧形排开,紧挨在一起,形成一堵坚固的人墙。
另外二十二名士兵两人一组,排成两排共十一门火炮队紧随其后。
“出发!”
先头盾牌兵抬起手中盾牌缓慢前进,其余的人紧随其后。
今年六月的天与往年大不相同,冷$时太阳高照,还没那么冷的感觉。但是这深夜,冷的士兵们都快有种错觉,现在已经到了腊月寒冬,进军的路上还有不断的海风从不知道哪里的地方吹来№多人都微微发抖起来,牙齿打起寒颤,也或许是大战在即的紧张。
贺顺的眼睛意外的飘进了几点白色的东西,他没在意,账两下,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感。
倭寇大营的大门在山脚下,整个大营建在一条笔直的斜山坡上,大约有一千米的海拔。
大营门口放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