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还是不启发了。(1/2)
?“救天子?”诸葛松牙疼一般的嘶了一声,右手握成拳抬起来轻揉一下右边的腮帮子,心想:“郑梁你这家伙也是够狠的啊!这胃口也有点太大了吧!”
郑梁看诸葛松这个样子有些吃惊,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了大人?有什么不对么?”
“没有,没有!”诸葛松放下右手,随即又抬起来抓了抓脑袋,大声命令下人将地图和笔墨纸砚拿来。下人将地图铺在书案上又抬来一张小桌子放在旁边,将笔墨纸砚放上去,做完这些后诸葛松便挥挥手让他们下去,和郑梁一起研究起地图来。
诸葛松照着地图上城池的地理位置用毛笔大概的在白纸上画了几个空心圆圈分别代表它们,再加上一些重要的江河和主要的山脉,便成了一张简易的军事草图。
那几个圆圈从南向北分别代表了公安、江陵、襄阳、樊城、汝南、宛城、许昌,还在几个圆圈上面用文字大致标明了诸葛松所知道的关羽军团和曹军的大致兵力。关羽军的军力分布分别是:公安3000,江陵3000,襄阳3000,樊城外围,沿江烽火台1000,合计约人。曹军的兵力分布分别是:樊城,宛城5000,许昌,汝南,合计约人。
从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表面上看关羽军比曹军约少人,但扣除掉不能擅动的各城留守兵力,实际上双方焦灼在樊城前线的只有由关羽指挥的人对被围在樊城的曹仁人加上来援的于禁0人,可以说是关羽军力略弱,但曹军被分成两部分,从态势上讲关羽要是能赶在于禁的援军到来前先据住樊城周围的有利地形,双方还算是势均力敌的。
诸葛松没有直接就对郑梁说出自己想让他去做什么,而是问他如果他是关羽,那该怎么应付当前的局势。
郑梁想了一会儿,便从桌上另拿了一根毛笔蘸上墨在樊城的东北面画了一个突出的半圆,再在樊城的空心圆外画了一个较大的圆答道:“大人,按照我的想法,便是在樊城东北面选一处地势好的地方筑起营垒用一部分兵力来阻挡于禁的援兵,另一部分则继续在樊城外围攻城,只要樊城先于我军阻援的营垒被破前攻破,我军便胜了!”
历史上关羽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关羽当时在前线的兵力要有近五万人,他在围着樊城的情况下不仅对于禁进行了阻援,甚至还利用了天时调动主力部队几乎全灭了于禁的部队,连于禁本人都被他俘虏了。
可现在关羽手中只有不足三万人,虽然于禁从汝南带来的军队也要少于历史上曹操给于禁七军后的混合部队,可对于还要围城的关羽这方,怎么说也还是要比历史中的情况更加不利。
当然,诸葛松没有直接反驳郑梁的看法,因为分兵拒敌无论怎么看都是关羽目前形势下最好的做法,要是不先将于禁阻挡在樊城五十里之外,只等待对方到来在城下决战,到时候是胜是负就很难预料了。
更何况要是于禁的军队真到了樊城城下不远,于禁甚至都可以选择不决战,只要在樊城附近立起营寨,关羽要攻城他就出击,关羽要不攻于禁就守营,也够让关羽无可奈何的了。
诸葛松只是对郑梁说:“分兵拒敌也是常识,不过你还需将我军如何分兵,比如围城要留多少人,阻援要用多少人给我标出来,我看看到底如何分配军力才能达到分兵拒敌的最佳配置。”
这回郑梁想的时间就远比上一次要长了,诸葛松看他数次想下笔在该在的位置上写下数字,数次又缩了回去,到后来诸葛松直接就搬了把椅子坐到一边打起哈欠来了。
许久,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郑梁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在地图上写下了两个数字,然后转头对诸葛松说道:“大人,郑梁知道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知道我的想法了?”诸葛松在心中暗想:“不会吧!他怎么会有我这般“未卜先知”的手段?”
待他起身定睛一看,差点都被郑梁给气乐了。因为他赫然在包围樊城的那个圈外写下了两万四,在阻援那个小半圆边上写下了三千!
诸葛松气得不禁调侃他道:“哎呀,我说郑梁,没想到这么久没见你不光会写字了,还写得这么工整啊!”
郑梁以为诸葛松真在夸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跟在主公身边偶尔有闲下来的时候,便找人教了教,写得不好,大人见笑,大人见笑。”
诸葛松用毛笔笔杆的那一头轻轻敲打了一下那写着三千的地方,又从汝南画出一个直接碰到那半圆的箭头上面写上两万,画完还不解气,直接就在那象征己方防御的半圆上画了个大叉!问郑梁道:“三千人挡两万?这就是你说的我的想法?那这三千人是你去带还是我去带?”
郑梁被诸葛松突然冒出的火气给吓了一跳,可还是低下头,用几乎让诸葛松听不见的声音说:“当然是您去带!”
“哎呀!”诸葛松双手抱头蹲了下来,也不看郑梁,只顾着大声说着:“你这是要整死我啊!你这是要整死我啊!”说完便猛的站了起来,用毛笔直接就将表示于禁的箭头穿过了那个半圆,再在关羽包围樊城的那个圆上又打了个大叉,最后画了一个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