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107该来的来了(1/2)

有了坚强的人生,才能以灿烂的微笑,去迎接突如其来的厄运

这是常宁生日过后的等三天

对于自己眼下身处的困境,常宁当然早有思想准备,只不过命运跟他开的玩笑有些太不地道,选择生日这一天给他戴上手铐,在县委大院里众目睽睽之下,狼狈不堪地被架着上了警车,这一幕,让他多年以后还挥之不去耿耿于怀

因果循环,从他敢于冒险在私下会见那个范同山的那一刻开始,祸根就已经悄然的种下了,他知道,自从莫国强和范同山搞起了所谓的“海上贸易”,他的秘密终有一天会被泄漏

坐在审讯室对面的,一共有四个人,他们由其中的一人作了介绍,最左边的是省公安厅政治保卫处处刘振同,中间那个青州扎区公安处付处穆清波,他以前似乎见过,最右边的那位相对年轻,是青州地区公安处政治保卫科科钟子良,旁边小桌子上坐的年轻人没有自报家门,应该是这场审讯的记录员(当时地区一级的公安部门称处而不是局)这些人都没有穿着警服,却个个都是“会家子”,凭常宁的眼光,都能看出其中两位的身手不凡,一九八三年及其以前的年份,许多人应该知道政治保卫部门的使命,它是后来的国家安全部的祖宗之一,当常宁坐在青州公安处审讯室里的时候,正是国家安全部即将诞生的前夕

房间里的光线分配不均,只有常宁的身上充满光明,可这种待遇让他极不舒服,身上嗖嗖的直冒汗水

穆清波说道:“常宁,你应该见过我的,我们可以开始了”态度平淡但还算和善

常宁点着头,低头瞧瞧手上的手铐,苦笑着回道:“穆付处,在你们这里,还不是你们说了算么,不过我有两个请求,我这个人烟瘾挺大,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你们能不能给我支烟抽,顺便把我手上的金手镯拿掉,反正我不会逃跑的嘛”

穆清波笑道:“你应该懂的,我们职责所在,用那玩艺是规定,听说你会比划几下,大青山的小半仙么,那就有必要了”说着扭头看了看刘振同

刘振同点了点头,另一边的钟子良起身过来,先打开了手铐,又递给常宁一支香烟,常宁就着伸过来的火点上,吸了两口,忙不迭的伸出两根手指头,“钟科,谢了,请再来一根”钟子良稍微一楞,又掏出一支香烟递给了常宁

穆清波咳嗽一声后,开始了例行公事:“你的姓名、曾用名、民族、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现家庭住址、家庭出身、个人成份、职业、政治面貌、家庭成员……”

常宁相当配合的一一作了回答

穆清波问:“常宁,去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你是否在水洋乡石岙村的家里,见过一个叫范同山的人?是谁带他去见你的?你知道范同山的身份吗?你们见面的时间有多?在见面过程中都谈了些什么?”

“是的,那天我确实在家里见过范同山,他是海门乡党委书记莫国强带来的,说是要找我算命,因为莫国强说是他朋友,所以我就答应了,当是莫国强带他过来以后,我让莫国强留在门外,因此,见面的整个过程,就我和范同山两个人,但一见面,我就看那个范同山来历不凡,并且基本上猜出了他的来历,后来他自报家门,才知道他是海峡那边人,是台北范东屏老先生的义子,公开身份是渔船的大夫,实际上是范东屏先生的管家,我们见面的时间不,大概不过半个小时,我见范同山不是为了算命而来,就询问他的真正来意,范同山说,范东屏老先生祖籍水洋乡石岙村范家岙自然村人,一九四九年去台前,曾遗一年幼的女儿在大陆,因思女心切,故范同山主动请缨,冒险前来大陆寻亲……”

“你们后来还见过几次面?”

“没有了,绝对没有,因为我当时在他临走时交待过,不会再以那种方式和他见面,但欢迎他陪着范东屏老先生,以公开的方式,回大陆寻根访亲”

“那么,后来你们就没有再联糸过吗?”

“后来莫国强来找过我,因为我不想再见那个范同山,所以,范同山托他带了几句话,无非是感谢之类的,还有就是范东屏老先生的近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是刘振同发问:“常宁,你知道范东屏是什么人吗?”

“知道,范东屏生于一九一四年,今年六十九岁,是青阳县水洋乡大地主范贵临的独子,一九三二年入京城大读书,一九三三年加入国民党,一九三六年留德国,一九三九年加入原国民党国防部,任国民党国防部情报厅少校参谋,一九四一二年中校,一九四五年上校,一九四八年任国民党整编师上校参谋,一九四九年逃离大陆前,是师少将代师,他是台湾国民党前退役陆军上将,香港范氏集团名誉董事和实际拥有人,曾掌管台湾对大陆情报委员会十多年,现在还是那个机构的顾问”

“你身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又身处海防前线,明知道范东屏的真正身份,为什么还要同他派来的人私下接触?而事后为什么又不向组织报告?”

常宁楞了一下,“我暂时没有向组织报告,是有一定的个人原因的,关于这一点,我犯了错误,要向组织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