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金蝉子的三大宏愿(2/4)
偏在他去偷看清风时,却见清风证捧着一本《袖里乾坤真解》,看的津津有味。>
清风一边看,一边不断使用袖里乾坤大神通,只见那袖子仿佛是个小天地,不但可以存放各种东西,而且还能捉星拿月,玄妙非凡。>
更重要的是,这正是孙悟空现在最需要掌握的“宇之道”!>
没错,来到西游世界上千年,加上已经将山海界升格到了大千世界,李弥积攒传道度的速度再次攀升,如今已经积攒到了1200秭,足以演化十二件上品先天灵宝。>
不过李弥也只是将太极图和混沌太一珠晋升到了上品先天灵宝,其他都还未升级。>
花了100秭传道度,将袖里乾坤大神通彻底补完。>
论宇之道,镇元子大仙才是专业的,他也正是凭借着执掌宇之道权柄,进而晋升至道君境界。>
而如来,毫无疑问是以轮回之道晋升的道君境界。>
以李弥的资质,最好的道路自然是太清太极之道,但是早有太上在前面,李弥最多也只能证得道君境界,根本不可能以太清太极之道证得道祖。>
这也是李弥不断扩大大道选择范围,而不敲定主修方向的主要原因。>
终究要等到这一场试炼结束,听一听太上的建议,才能选定最终的道途。>
不过即使如此,修行完整版的袖里乾坤大神通千年之后,李弥也坚信自己在宇之道上,已经超越了如来,只不过孙悟空能不能做到,就看他的悟性和造化了。>
孙悟空以无量法身证得大罗金仙,自然已经接触到了宇之道,并且在大道之上留下了烙印,但是面对“掌上佛国”之时,却无能为力,除了用“无相梦蝶”超脱一次,只能被轻松镇压。>
没办法,同样的大道之上,道行高一点,表现出来就是完全碾压。>
也正是如此,孙悟空对于这本《袖里乾坤真解》,充满了兴趣。>
按理来说,偷师可是极大的禁忌,抓到是要形神俱灭,打入轮回的。>
不过孙悟空百无禁忌,一道瞌睡虫送出,直接让清风入睡,然后捡起《袖里乾坤真解》,双眼圆睁,看了起来。>
看的是心花怒放,坐卧不安。>
妙妙妙,太妙了!>
这袖里乾坤修行到极致,比如来老儿的“掌上佛国”还要厉害,自己背上的无量山,也能化解!>
怪不得那镇元子大仙居然口出狂言,号称“三清为友”,原来真真是个有道行的!>
孙悟空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将《袖里乾坤真解》复制了一本,将原本放在清风手中,这才小心翼翼的离去。>
等到孙悟空离去之后,本应该是沉睡中的清风却蓦然起身,眼中带笑。>
没错,此清风正是李弥。>
而《袖里乾坤真解》,也是李弥特意针对孙悟空的道行和悟性,为他解惑而写下的一本道法。>
这本《袖里乾坤真解》入门难度就极高,非以宇之道证得大罗金仙果位者,根本就看不懂。>
对于悟性的要求也极高,即使孙悟空也只能勉强看懂,看透。>
可以说是李弥为孙悟空量身打造的突击教材。>
虽然修行之后,未必能够在宇之道上超越如来,但是将背上的无量山炼化,恢复完整战力,却也问题不大。>
得了《袖里乾坤真解》,孙悟空那还有心思在五庄观惹事?>
生怕镇元子提前回返,看穿他身上的真经,那时可要惹出大麻烦了。>
于是西游四人组也没吃人参果,也没惹什么麻烦,就直接离了五庄观。>
西游总导演观音表示心很累。>
不过镇元子大仙是三界之中有数的大能,不是他这个导演所能轻易安排的。>
既然五庄观没有出事,那就想办法补上一难罢了。>
一路上风霜刀剑,波折不断,经历了十多个寒暑,终于入了西牛贺洲,接近灵山地界。>
甚至天气好的时候,连唐三藏这个凡人,都能看到极远处天边属于灵山的佛光了。>
师徒四人心中充满了力量,毫无疲惫,一路向前,却不得已在一处大山停下了脚步。>
却原来山前出现一位老者,正要开口示警。>
一见这老者,孙悟空就笑了。>
却原来是老熟人,太白金星李长庚所变。>
西天取经这一路上,太白金星先后变成不同形貌老叟十多次,要么是提前示警,要么是解惑,告诉孙悟空去何处向哪个仙家求救,因此早就成了跑龙套的老熟人了。>
按理说太白金星变化的惟妙惟肖,师兄弟三人都看不出,然而孙悟空却是靠变化之道证得大罗金仙,论道行远远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