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7章 玉熙宫决议(三)(3/3)

同了。

严嵩倒台,只能像当年夏言一样回归江西。走的也是当年夏言回乡之路。但严嵩到了南昌便不再前行,而是在南昌的府邸住了下来,静待事态发展。严嵩清楚,嘉靖的斋醮求长生,一是依靠那些真人、方士,二是依靠自己。严嵩在斋醮求仙的事上花费了不少精力,读了不少相关的书,也能讲出些门道,他寄希望于嘉靖回心转意,再次召自己入阁,在南昌不是更便捷么?

何况在他看来,清流一脉铁板一块,陈洪又不知死活地想要上裕王的船,在嘉靖手底下干了二十余年,他最懂嘉靖忌讳什么,内阁永远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司礼监也不能,更别提内阁和司礼监要联合了。只要他们敢这样做,严嵩复出之日可待。

老谋深算的严嵩料事如神,唯独忽略了于可远这个关键人物。

倘若没有于可远告诫高拱的那番话,高拱这时或许已经和徐阶他们同心同力,准备撸开袖子大干一场了。但没有,这时的内阁反而不如严嵩在时那样。

严嵩在时,徐阶谨慎恭敬,从来不敢当面违背严嵩的命令。如今徐阶为首,依旧是谨慎小心,次辅这个位子仍然没有确定下来,李春芳压根没有那个欲望,而高拱跃跃欲试的样子,让徐阶心生不满。

尤其在票拟一些关键的提议时,高拱总和他唱反调,甚至当面质疑他。

徐阶和陈洪当然不高兴,难免会在嘉靖耳边吹风,听到高拱这个样子,嘉靖表面斥责一番,随后立刻升任高拱为内阁次辅,把徐阶和陈洪气得够呛。

首辅次辅再次对立。

而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黄锦,也不似往常那般慈祥善良,开始处处找陈洪的茬,石迁、吴栋和卢东实这三位秉笔太监不断向黄锦抱团靠拢,四大秉笔开始和首席掌印太监针锋对麦芒了。

因这些矛盾存在,严世蕃等严党的核心人物也仅论罪流放,多数严党官员依然在位,极尽所能地向嘉靖溜须拍马,奢靡贪墨搜刮之风“无稍遏减”。

从翰林院离开之后,于可远及其家人便被黄锦送出了宫,接他们来的是高拱,去的地方也是高拱的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枭相更新,第97章 玉熙宫决议(三)免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