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1章 所谓节俭,院试考题“中庸之为德也”(2/3)

还是将他留下了。

于可远不由递给他一个心疼的眼神。被张居正从府考上涮下来就够惨的了,还要给他不忿之人陪考,尤其是在知道于可远极有可能夺得院试第一名的情况下,一时间,悲伤、惋惜、羡慕、嫉妒和幽怨的情绪便从心头涌出。

众人乘坐马车赶往提督书院。

虽然还未到考试时间,提督书院外已经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耸动的人头,不由让于可远想到前世高考的一幕。

“能来参考院试的,都是各州府县的人才,可远,你有把握吗?”邓氏仍是一脸担忧。

“阿母,您该说明白,是担心哥哥有没有把握夺这个院试第一,还是有没有把握通过院试?”阿福掩面轻笑道。

“就你最贫!”

邓氏给了她一个白眼,因这一番打岔,本还紧张的邓氏不由放松下来。

县试和府试都拿到第一,这样的成绩,若非主考官有意为难,成为生员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主考官会是张大人吗?”邓氏又问。

“不会。”

汤显祖接言了,“太岳已经被调回北京,山东目前还未有新任的巡抚和布政使,提督学政应该由布政使司的左参政担任。”

于可远点点头,“左参政黑大人,是田大人的表弟,会对考生一视同仁的。”他这番话,是在给邓氏宽心。既然是田玉生的关系户,就算没有明着偏向于可远,也绝不会暗中使绊子。

从流程来说,院试与前面的县试、府试大致相同,只是更为严格,官兵数量至少是府考的三倍,密密麻麻,在考场内外维持秩序。

时间一到,龙门大开,考生陆陆续续进考场了。

不听从安排和调度的,叉出去!

搜检出不该带的东西,叉出去!

大声喧哗、对主考官不敬的,叉出去!

总之,必须无条件配合搜检,且搜检结果正确,才能跨过龙门,被书童引向各自的考场。否则,后果相当严重,丧失考试资格还是其次,事后还要吃官司。

搜检过程出了很多趣事。

譬如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伯,近十年都倒在府考一关,府考的浮票一直在更新,但院试的浮票和府考不同,还是十几年前的,那时记录的样子和现在相差太多,最明显的就是当初还一头黑发,现在头发已经掉光,弯腰驼背,因与浮票描述的极不相符,任他一再解释,还是被官兵们叉了出去。

那老伯竟然想不开,一头碰死在龙门口。

于可远就站在远处,望着老伯撞向龙门,表情没有一丝变化。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们,对科考过于执着,以致于彻底丧失了理智,很难称其为健全的人。

于可远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而区别对待。

等到于可远搜检时,那小吏盯了好一会才皱眉道:“外貌基本相符,但你这身高,不像是十五岁的样子啊……”

“阿母经常给加餐,吃得多,长得就快。”于可远确保自己对小吏足够尊敬。

但那小吏仍是不依不饶,“长得也比记录的俊美了些,不对劲……”

于可远微眯双眼,瞧着那小吏伸向自己胸前的小手,不由明白过来,这是在向自己讨银子呢。

于可远只得从香囊里掏出三两银子,递到小吏手里。

“许是长开了,十五岁嘛,几个月没有更新浮票,有些许差距也是正常。”那小吏掂量着银子,很是满意地笑了,然后让开通道,让于可远通过。

过了龙门,包裹便被其他官兵收缴,除了衣物,身上再没有任何东西,于可远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进到考场。

结保和唱保之后,一声锣响。

院试第一场正试,开考了。

卷子发下来,于可远将试题平摊在桌案上,仔细阅卷。

这里的考题,与府考、县考不同。院试主考的仍是然八股文,但考题有两道,四书题一道为必考,五经题一道为选择。因为考生所治经典不同,所以考官实际是出六道题,四书题一道,五经题各一道,你治什么经,擅长什么经,就选什么题。iquai.o

四书题一道,题目为“中庸之为德也”。

这句话虽然含“中庸”二字,却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一书中也含有和此句极其相似的一句,只是简写成“中庸之为德”。

两句话虽然只差了一个“也”字,但立意和破题思路完全不同,若考生记错了,以《中庸》破题,就是典型的“零分作文”了。

“这考官,出题还挺刁钻的。”

于可远笑笑,这并不能难住他。

这段话的典故,是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便发誓道:“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原文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接着孔子便说出题目的那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