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章 初作八股文(2/3)

李衮见问不出什么,只好回到座位上。

这时,教室已经没人读书,所有人从座位站起来,朝着徐元恭敬拱手道:“先生好。”

徐元点头,扫视了一圈,在于可远身上定格了一秒,然后回:“请坐。”

于可远坐回去,这时,就得保持坐姿端正,上身不能摇晃,否则就要挨打。

徐元将戒尺放在书案上,拿起案角的四本书,依此展示给众人看,“你们有些人,刚读了《三字经》,有些人已经涉猎《论语》,无论读哪一本,最终为的都是科考。现在已经十月中旬,再有四个月就要举行县试,很多人都报名了。所以,今天我们不讲书,就讲讲科考,讲童生三试中必考的八股文。”

众人听到要讲八股文,纷纷聚精会神地望向徐元。

徐元指着第一排第一张桌子的李衮,“你讲讲,什么是八股文。”

李衮起身,恭敬回道:“八股文,通称制义,亦称经义、时文、八比文。国朝以题目取之于四书,又称四书文。因该文中有四联,两两相对,好比人有两股,所以叫八股。八股从宋朝开始,是科举专用的标准化考试文体。古人称其为‘古今至文’。北宋熙宁四年,王安石革变科举,以其所创‘经义取士’,沿用此制至今。”

“不错,坐下吧。”徐元点点头,接着望向另一个学生,道,“你来,讲讲八股文有哪些特点。”

那学生显然也是用心研究过八股文的,信心十足地回道:“八股文的最大特点,便是其体制,需‘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某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符合朝廷的意旨,并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

徐元端着脸:“就没了?”

那人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八股文的题目大多出自《四书》,以四书中的某字某句为题,但从其余十三经中出题的也有,为万全准备,十三经最好全背。十字之内称小题,十字之外称大题。”

“还有吗?这些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若连这些都不知道,枉为读书人。”

徐元脸色明显有些难看了。

那学生半晌答不上来,脸都僵住了。

徐元哼了一声,“坐下,罚抄李贽的《童心说》十遍。”

接着,徐元环视在场所有学生。年龄稍小,不曾了解科考规矩的,纷纷低下了头。年龄稍大,决定在明年参加科考的,虽然很想回答,奈何不比刚刚那学生知道的更多,也是闷在那里,不敢与徐元对视。

徐元最后望向了于可远,因只有他敢和自己对视,便道:“于可远,你今天刚回私塾,这些天,可有耽误功课?”

于可远起身,朝着徐元行了一礼,然后道:“回老师,学生虽不在私塾,只要有功夫,便苦读四书,始终将老师教诲铭记在心。”

“那你来讲讲,八股文还有哪些特点,讲过的就不必重复了。”

“要说对科考有用的,学生知道一条,许是主考官担心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又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如今的题多是拼凑而成,譬如取《大学》中的‘日日新’,再取《孟子》中的‘君命召’,便以这六字为题。”

“很好,你是用心的,坐下,回去也抄写李贽的《童心说》十遍。”徐元笑了。

于可远却笑不出来。

答对了也要罚?

但当堂顶撞先生,这可是大过,于可远只能坐下。

徐元道,“要你抄写十遍,是希望你能牢记这些规矩,还有你们,凡是明年要参加县试的,都把《童心说》抄写十遍。”

众人齐声应是。

徐元继续道:“八股文分两类,一是一句题或连章题,谓之大题,用于乡、会试。二是一字题至各类截搭题约四十余种,谓之小题,用于日常考、县考等。今日,我们就来一次日常考,无论明年参不参加科考,你们都试着参与。八股文的工令程式是固定的,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比、中比、后比、束比和收结,每个都有特殊的要求。接下来,我给你们详细讲讲,……”

直讲了一个时辰,讲得口干舌燥,徐元才停下来。

于可远也听得昏昏欲睡,因为这些东西,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整日研究,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我出一题,为:行、藏二字,尔等做题,试后按卷排比,公示众人。”

说完这话,徐元便在讲台坐下,一个人在那安静地翻书看。

学生们窃窃私语,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什么是行?什么是藏?就两个字,怎么做一篇八股文呢?

其实,八股文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因难见巧,怪题难,更可以看出考生的巧思。例如考官出了个○作为题目,这只是书中的一个圈点,有的考生“破题”说“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人道本乎天道。把没有意义的一个圈说得有意义了,非常巧妙。这也是八股文的特征:没话找话。

行、藏二字显然也是怪题的一种了。不给出处,全凭自己发挥。

“行,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