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6章 阿福归家(2/4)

的表现,即便能坐稳这个位子,也只是一个傀儡。

而这种议事,也会愈发频繁。而这种议事某种程度来说,就像是把待宰的羔羊扔给屠夫,或者是将一只肥鸡丢进饿狼堆里。今天这场议事不知谁又将成为问询的中心,但总归快要轮到自己了。

前些日子,赵贞吉有幸被邀请进了裕王府,成为议事被问询的中心,能看出来这种事对赵贞吉而言是既痛苦又快乐的,痛苦之处在于他那些谬论要被人当面指责,快乐之处在于他能踏入裕王府。当然他不是一人来战,在户部,有不少他的吹捧之人——又或者说不得不吹捧他的人,专门用全天时间为各种可能提出的补充问题收集答案。所以这场议事,也只是让他稍微难堪一些,高拱、张居正和谭纶也稍微留情了一些,毕竟这是在裕王府。他逃过一劫了!

而通常来讲,于可远会比那些官员——尤其是钱景这样的官员更能猜透一个议事的政治内涵。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这场议事竟是一场灾难!一场完全没有预见到的大祸事!

当然他的确设法从失败之中,以极大的代价获得了惨胜。

他一大早就来到詹事府,为的就是因给朝廷寻到新的皇商,并解决了高拱的后顾之忧而被调任——升迁为詹事府正六品府丞的钱景,把所有——自以为!——可能提出的补充问题都重新过了一遍,还在午膳时让被调任到通政使司的张余德也捉摸了一番。

第一个问题是赵贞吉提出的,他询问于可远关于内阁承诺减少翰林院、通政使司和都察院官员人数一事。

他早就准备好了回答,话说得有些自我吹嘘——吹的当然是提出这个政策的高拱,不是他自己!

“内阁现在已经实现了当初答应的,翰林院、通政使司和都察院两成官员的减少,而且实际上正在进一步节省开支。何况通政使司官员的俸禄本就稍低一些,近段时间以来因为海瑞一事,受到不少抨击和质疑,属下想就此机会为内阁对通政使司的顺利运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自己的一番敬意。”

赵贞吉冷笑道:“我敢肯定,通政使司也一定会欢迎于大人这番言谈。我很怀疑于大人这番话是不是身后的那些官员所写,据我所知,那个张余德和钱景就很合于大人的心意,最近更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不管怎样,于大人还是出色地读了出来。但于大人是否能回答,为何内阁承诺的官员减少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我来引述一下吏部的报告,吏部很担心官员的增长,只这半年来,我大明朝官员的数量便有半成的增长。不过,如果把某些不入流官员的数量增加上,又或者说某些大人身后的智囊团,诸如幕僚一类,虽然没有明确的官职在身,每年却也要拿出不少的俸禄和福利,或许就不止半成了。当然,如于大人所言的,通政使司、都察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如果将一些即将调任到其他部衙的官员提前写进名单里,而刚刚进入翰林院,却没有及时向吏部报备的,这些数量加在一起,或许也就有于大人提到的一成之数了。于大人也是翰林院的官员,是否愿意评论一下这套卑劣的欺瞒手法?正如你一贯所为的那样!”

是什么人将这些隐晦的事情透露给赵贞吉的,当然不是,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冗员问题何其难解,怎么可能是高拱三言两语的提议就能解决,如今以翰林院、都察院和通政使司这三个清水衙门试水,其实就是给百官和百姓看的,谁都不敢真的动这个官员体系,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否决朱家的祖宗家法。

但什么也不做,就会有海瑞王用汲之流的官员出来说话。

这是必要的作秀。

他赵贞吉当面戳破了这个默契,未免不厚道,也是在打高拱的脸。赵贞吉或许是因为于可远摆了他一道,有些失心疯了,这时还带着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的表情,阴鸷的脸上透着兴奋。

所有人都望向于可远,等着他来回答。

或许,于可远还会使用什么花招,简单地用改名换姓的法子来掩盖这些部衙官员的数量增加。但无论怎样,人多了就是多了,这事看来会成为一件真正的丑闻,而丑闻无论用什么称呼,都仍然是丑闻,当然这丑闻只会落在高拱头顶,而不是自己身上。

如果将这个秘密保住了,那么三个部衙一成官员的减少就能遮掩住大明王朝半成官员总数的增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漂亮的手法——可一旦泄露出来,就一下自己进入了卑鄙欺诈的行列。更有甚者,是一次不成功的卑鄙欺诈,绝对是最糟糕的那种。

于可远在这样的状况下,搪塞得相当好。

“对于赵大人所言的这个情况,属下一无所知。”

赵贞吉:“我很乐意将吏部的文书提供给你,以换取吏部对该事件的一次完全独立的调查。”

于可远:“很愿意为大人效劳。”

而这时,谭纶出来为他解围了。谈论文于可远是否可以向内阁保证,这次由吏部发出的调查不会由都察院和翰林院,乃至是詹事府执行?而是由一个完全不参与此事,既没有任何勾结嫌疑的官员来执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