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2章 你还是请辞吧(2/4)

没有,”钱景谨慎地说,“但是,如果您能忽略掉这一例会,想必会很好。”

“为什么?”于可远问。

这里还有什么弯弯绕?

钱景说为时过早。他指出这项合作工程,工部在半年前就动工了,因而不可能称之为过早。

“准确点说,”他说,“事实上是过期了。”

真离奇!又是过早又是过期!

张余德立刻更正他的蠢话。但钱景只是想说“不是时候”,他声明。

于可远再一次地,问他为什么。

“卑职的意思,您不觉得这对于您当前营造的……额,您当前所处的环境来说,过于无趣吗?”他嘀咕着说。

于可远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

这确实是一个触手可及的功劳,能为履历大添光彩且没有危险的事。于可远这样对他说。

钱景愈发急迫。

“是这样的,大人,”她说,“这件事太简单了,事实上,存在这样一个危险,会模糊掉您一直想要表达的事情。”

“我要表达?”

或许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太多,又或许是钱景所顾虑的点,确实是于可远早前没有经历过得,他确实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张余德看上去也一脸茫然。“钱大人,大人要表达的是什么?”

钱景提醒他们:“和李氏朝鲜这项合作工程,只有工部能捞到油水,实际上对民生百无一用,而国库空虚……大人您又在海瑞上疏一事上发表过那般为国为民的言论。”

“大人,”他执意说,“卑职现在以卑职全部的诚意非常严肃地劝告您,不要参与一会的例会,这会将您扯到一个论也论不完的漩涡里,给您泼上一身脏水,何况工部来的又是那位侍郎大人,他更会为难您!”

张余德还是没太听懂。

“会不会是,”他冷冷地问,“你打算替大人出面,将这个事情的功劳全揽在自己头上?”

“你说什么?”

钱景问。

——换句话说,他没有否认!张余德知道他猜对了,于是他着实把钱景责骂了一顿。

“钱景说的确实是正论,这一点我也确实没考虑到。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钱景。最终对合作项目进行书面记录的人是大明官员,得到功劳的也是我们,你是为我办事,这功劳旁人分不走。”

钱景向他保证,真有功劳,他绝不会抢,只会为他高兴。

谎话!

他一直知道这个钱景,别看他平日里谨慎得像个什么一样,对功劳最是看重!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必有所求!

他不理会这种说辞。

“钱景,”于可远坚定地告诉他,“但我仍有自己的主张,我要从这份差使里尽可能地获得功劳——我看到好东西时是识货的。当然,你们俩也要从旁协助,功劳簿上必有你们的姓名。”

但事实证明,于可远完全错了。

他来到翰林院毕竟时日尚短,钱景试图对这项差使的所有情况保持沉默有着极其充分的理由,当天晚些时候,高拱意识到这里的情况远比于可远所看到的要复杂,于是借着裕王府会面前夕,来到翰林院和他详细讲解了此事。

于可远明白钱景在掩盖某些事。不过,高拱固执地要求于可远又必要全面了解这件事,因为似乎没有可能把一项涉及大明朝和李氏朝鲜的高达三百万两白银的工部项目掩盖起来,即便是高拱亲自出手。

高拱告诉他,陈洪似乎尝试按照朝廷机密要案处理这个公差,但后来被内阁驳回了,因为这么一大项目,没法保密。

“这是个大秘密,人尽皆知的秘密。”高拱对于可远说。

于可远也看不出在每个人都知道这项工程的时候,有什么可援用机密要案的可能。但于可远显然是被事情忙昏了头脑,甚至忽略了机密要案不是用来保护秘密本身,而是保护某些官员的。

现在想想,钱景之所以解释得含糊其辞,是于可远没有询问他具体的工程背景,可见当时于可远也犯了官场大忌,没有将必要的情况了解充分。那么当然,标准的官僚下属,尤其是像钱景和张余德这样的类似于秘书的下属,其做法就是不要用上司没想要了解的情况去烦扰上司。

如果没有高拱后来的这番话,想必钱景还是不会鼓足勇气向于可远暗示,他相信有一件丑闻与这项工程相关。当然,他要让于可远明白,他也不可能不这么做,如果他本人充分了解内情的话。

高拱接着才把话说清楚,但也相当勉强。

这项工部工程是由高拱为牛耳的礼部与李氏朝鲜的王商合作经办的。这事早在他上任翰林院前就发生了。

后来,差事所需的一应款项的报批下来了,其中有一段内容是户部对报价可靠性的怀疑,意即经办的朝鲜王商有可能快扛不住了,用现在的话就是快破产了。

但报批下来时,高拱还是对司礼监和内阁信誓旦旦,所以在他看来这个合作做下去是个相对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