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3章 苏醒(3/4)

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于可远接着又对张余德道:“你到五城兵马司走一趟,让俞咨皋过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张余德连忙点头,“大人,您放心吧!”

……

海瑞在于家已是相当不受欢迎。

他站在门外,只有喜庆一个人来接他。两人嘴里喘着一股股的白气,吹出来,在脸上一绕就成为了霜渣。不论原本穿着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此时都变成白色。眉毛、胡子与睫毛都挂满了白霜。

喜庆领着海瑞进门的时候,蓝心和慈云正低着头拨弄着火盆里的火,显得神情十分复杂,多少有点不愿意抬头看来人的情绪。

邓氏因为阿福的原因,更不愿见他。

高邦媛这时也回避开了。

海瑞平时从不多说一句话,也不多走一步路,如今看到于可远为了宛平县灾民累成这个样子,再忍不住咽着眼泪向于可远深深一躬:“于大人,你辛苦了。”

“海大人切莫说这样见外的话。”于可远答了一句,对蓝心和慈云说,“给海大人拿一个暖炉来,再搬一盆炭火,放在海大人身边。”

慈云满脸不愿意,“大人,夫人最近身子寒,暖炉都放在夫人的屋子里,没有多余的暖炉。”

蓝心给慈云使了个眼色,让她住嘴。

慈云不仅不听,还忿忿道:“至于炭火,就更不够了,大人只是翰林院编撰,一个月能领到的炭实在有限,大人晕倒时都用上了。”

海瑞倒不觉得尴尬,直接搬一把凳子放在于可远床头,“没事,我天性体热,耐得住严寒。”

似乎话中有话,于可远只是眯着眼道,“没有暖炉就罢了,剩下多少炭都拿来吧。”

慈云还想再狡辩一些,蓝心却直接拉起她往门外走。

“海大人,还请见谅。”

海瑞也不应于可远的话,拿起旁边的手帕,在热水里搓了搓,就敷到于可远的额头上。

做完这些,他说:“你今天本不该叫我来。我也知道你叫我来,是为了什么。”

“一码事归一码事。”于可远摇摇头,“海大人恐怕误会我的意思了。”

海瑞抬着头,“还叫我海大人,你对我,似乎有很大的成见。是在怪我抓着福远织坊的事不放吗?”

于可远:“是也不是。我怪你对这事太执拗,不全是因为家妹被牵涉其中。”

海瑞只是望着他,没有任何回应。

“海大人,我且问你,若是将李娘娘也牵涉进来,最后搬倒了李娘娘,福远织坊也倒下,会发生什么事?您想做的事,就能达成所愿了吗?”

海瑞立刻站起了:“国库空虚,不仅百官放纵不理,连皇亲国戚也插一手,这个习惯若是不改,我大明朝何谈未来?”

“原本福远织坊能赚十两银子,就算被贪污了七两,至少有三两能进国库填补空虚。海大人这一杆子下去,国库连一两也赚不到。”于可远苦笑一声,“还请海大人为我倒一碗热茶。”

海瑞倒了茶送到于可远身前。

“你真这样想?”

“我不赞成,但事情到如今这个地步,也只能这样去做。结果和过程都要重视,如今你海大人过于看重过程的合理,却忽略了结果。海大人,若事情真以你想的方向发展,陈娘娘和李娘娘都被牵涉进来,裕王会受到怎样的冲击?皇上为何非要搬进万寿宫?内阁为何做事如此谨小慎微?无非君臣在较劲,谁都不肯服输,谁也不愿意先犯错。若裕王地位被撼动,皇上只会稳固裕王的地位,那么错处和惩罚就必定会落到内阁头上,到了那时,百官服输,皇上顺势搬到万寿宫,今后皇上要做什么事,无论对或错,内阁也不好再阻止了。海大人,这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海瑞沉默了,神情愈发复杂。

于可远接着道:“福远织坊的事,我原先并不知道。家妹从来没和我讲过,若非李娘娘请家妹和夫人去王府,这事被爆出来,我还是不会知道。李娘娘运筹帷幄,将这事的影响压到最低,虽然有藏私之嫌,为大局考虑,朝廷如今最需要的就是稳定,所以我才会写信给左宝才左大人,让山东官员集体弹劾陈娘娘的胞弟。”

“皇上显然也认可这一点,才有升迁一事。其实升迁之事,是先有旨意,再有吏部委任我到宛平县。我这样说,海大人可清楚了?”

海瑞不禁在膝盖上拍了一掌:“这不是狼狈为奸吗!”

于可远:“谁是狼谁又是狈?倘若狼狈为奸能换来好结果,免于朝廷动荡,免于百姓流离失所,那我认为这个狼狈便是好的。若好人好心办了错事,我认为他也是坏的。”

海瑞又沉默了,这显然说到他的痛处了。

于可远抓住海瑞的手掌,紧紧握住,“刚峰兄。”

这份称谓让海瑞有些动容。

“我一直以为,我与刚峰兄是忘年交,有着相同的志向。说句该千刀万剐的话,如今大明朝的臣子与百姓,早已与君王离心,这天下已是只有君王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