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1章 纳吉(二)(2/3)

些人要差多了。

高云媛随蓝心(那婢女)出去后,于可远轻声问高礼:“伯父……近来一向可好?在这里住得惯吗?”

高礼点点头,“都挺好的,这里静。早上邦媛回来……倒是热闹起来了。”

“为着回家,她这几日没少折腾,又是惦记伯父,又要劳心这些行礼,只是天时太早怕叨扰了伯父,才没提前送信。”

于可远一琢磨,明显是高邦媛想要杀个突然,真想搞好父女关系,肯定得提前送信,让高礼到于府接任。保不齐这对父女相聚之后一句话都没说呢。

怪不得那个高云媛竟弄成那副妆,八成也是刚知道高邦媛回来,摸黑凑着灯画的。

那嬷嬷说:“王先生还没用朝食吧?邦媛也还饿着。”顿了一下,对几个婢女道:“你们几个还是去服侍小姐,高夫人和高小姐这里有我陪着,等用完朝食,你们不妨陪高夫人到外面逛逛。”

几个婢女从后门走开,准备朝食去了。

屋外脚步声响,高云媛和蓝心回来了。

于可远抬起头,高云媛的目光也正好投注到他身上。

于可远怔了一下。

一瞬间,洗尽铅华的高云媛让她觉得,竟和高邦媛有七成像。可是高云媛那冷漠的、算计的、世故的神情,却比刚才还要陌生。

这段时间的磨炼,完全磨掉了高府上下所有人性格中柔软的或者天真的部分。随着山东官场被清洗、严党倒台,高府那些支柱和依仗也纷纷倒下,无论为生计还是为权势,近来他们都想尽了办法。

高云媛看着很恭顺地坐在了高府大娘子身旁,惊鸿一瞥的怨憎的神情,似乎完全是于可远的错觉。

但他从来不相信什么错觉。

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个女人很危险。

必须死。

……

饭菜很快准备好了。嬷嬷命人摆上饭,重点是款待高府大娘子和高云媛。碗盏碟箸都精致非凡,比男人们那桌还显的有富贵气象。

其实这里有个说法。

接待客人时,往往表现得越重视,就越说明受款待之人与这家的关系远。

嬷嬷们这般做法,无非是将自己当做主人,将高府大娘子和高云媛当做客人。

高府大娘子和高云媛从未见过这样的排场,进食时颇为拘谨。何况嬷嬷陪客,一举一动都异常端庄高雅,高大娘子越紧张,偏偏勺子碰着碗沿发出清晰的声响。嬷嬷还没什么反应,高云媛先投过来一瞥,看的高大娘子越发心慌。

高大娘子有些出神。

而这时,另一桌上,王正宪已经开始谈起正事来。

“其实本意的,是想肃清和太岳过来。”王正宪慢悠悠将于可远的庚帖拿了出来,摆在桌上,“但一来,肃清和太岳官气太足,非轻易可改的,将来你们岳婿之间总要相处,二来,近段时间山东官场似乎不太平,他们两过来也是为拨乱反正,忙着正事。可远从东流书院出来,我算是他半个老师,想来这个身份是够得?”

高礼接过庚帖展开,上头的字迹工整地写着:“男于可远乾造乙丑年戌子月壬辰日壬寅时建生。”

在他看时,王正宪欣慰地道:“这字还是请裕王妃所写呢。”

高礼手轻轻一颤,立刻将其放在案上,起身便准备一拜。于可远连忙起身拦住,“伯父,这可折煞我了。”

王正宪也附和道:“就是就是,心诚就行了,你这真拜了下去,可远一个小辈怎么受得起?”

“是是是。”高礼诚惶诚恐道:“原来是王妃的字,怪不得如此娟秀……”

众人齐刷刷地望向高礼,等着他取出庚帖。

高礼一时却犹豫起来。

而另一头。

高云媛耳朵支棱着,频频朝着她娘望,似乎在暗示什么。

高大娘子被嬷嬷们盯得很紧,简直是坐立不安。

她忽然起身。

“饭可合口?”

还不等说什么,就被嬷嬷拦住问道。

“啊,合口,合口。”高大娘子只能先搁下碗筷,回嬷嬷的问话。高云媛也搁下筷子,细声细气地说:“甚是合口。”

嬷嬷看她一眼,笑一笑没说什么,就命人撤下饭桌。

“两位从邹平赶来济南府相当辛苦,请至后厢房休息,若有什么需要就请吩咐。”

“这可不妥!”高云媛立即喊道。

将男人们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

高云媛察觉到自己言语有失,连忙住嘴,向她娘投来求助的目光。

高大娘子只能硬着头皮道:“我们本就是为邦媛的婚事而来,二弟他不理俗人很久了,有些事不懂,我们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袖手旁观。”然后朝着高礼喊道:“二弟,你也说句话啊!”

高礼道:“对对对,还是让嫂子和云媛留下吧。”

嬷嬷们望着那十分不争气甚至胳膊肘往外拐的高礼,只能重重地叹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