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2章 大浪潮,新的角逐(2/3)

帝要借住陈洪和徐阶之手铲除严世藩等贼心不死的官员,但还要保住严嵩,某些难以阐明的原因,只能暂时让黄锦退下来,黄锦手里的东厂和北镇抚司便遭了殃。

他们心里明镜一样,陈洪派遣的几个锦衣卫,一定是私下对他发誓效忠的,是忠诚的陈洪派。

眼看着手里面极重要的一张牌,转眼间就要落在敌人手里,卢东实何其愤慨,却也明白这是嘉靖暗自认可的。毕竟,在威胁大明王朝根基面前相比,区区十三太保实在过于微不足道了。

虽然如此,卢东实还是不愿看到这些难得忠诚的孩子受到无妄之灾,便对陈洪道:“陈公公安排得周密,咱家无话可说。但审十三太保是不是可以推迟一下,等老九和老十三回来?也免去审两次的麻烦。”

陈洪知道卢东实在求变,退而求其次,不再执着于十三个太保之位,虽然现在就能立时摘掉他们头顶的太保帽子,但这样做,未免将卢东实得罪死了,后面一些事便不好谈了。

黄锦虽然暂时不管事,仍然占着首席秉笔太监的位子,在司礼监很有能量,他还不能一手遮天。

“也好。”

十一位太保陆陆续续被押送了出去。

陈洪绷着脸,气氛变得相当严肃,问向卢东实:“除了抗击北边蒙古,兵部现在还能派出多少兵马?”

卢东实惊愕了一下,然后静默地应道:“除去守卫京城周边,以及防范边境的兵马,附近能抽调的不足五万。”

“五万……大概也够了。”

陈洪点点头,“分为两路,一路去稷山县,两万足够。一路去山东济南府,至少三万。”

“这是做什么?”卢东实轻声问。

“有人要叛国!”陈洪这话说得气势昂然,雷声阵阵,然后转出笑脸:“卢公公还是那般性急,咱家这样做,无非是防患于未然,敲打那些还未动贼心思,尚在犹豫的。未必真的到了舞刀弄枪那一步。”

卢东实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派谁去领兵?”

“徐衷和徐梁。”

卢东实眼睛眯了一下,徐衷是徐阶的侄子,也是天津卫指挥佥事,官职不算太大,但手握重权。徐梁年少成名,是徐阶的义子,在兵部任员外郎。

将这样两个人派到稷山县和济南府,很难不让人联想,陈洪要靠这些兵马搞什么大动作。

但嘉靖已经将权力完全下放给他,如何安排他来做主,旁人置喙不得。当然,最终结果是好是坏,是功劳还是罪孽,也全由他陈洪一人担受。

“该收网了。”

陈洪那双眼,像是一头狼。

卢东实仍然沉默着,现在,他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这些事,是主子万岁爷下密诏吩咐咱家做的,所以,按照规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卢公公,你明白我的意思。”陈洪眯着眼笑。

卢东实皱着眉,虽然是明知故问,还是问出了:“连石公公也不能讲?”

“石迁?”

陈洪仍然笑着,笑意中却带着一些嘲讽,忽然握住卢东实的手,“卢公公,我们关上门自说家话,现在这个情形,你和我都是站在干岸上的人,在坐席看人搭台唱戏,坐席就这么几个,何必再将不相干的人请进来?又何必给自己强披一身戏服,强撑着上台呢?现在,一切都还不晚。”

最后那句话说得格外语重心长。

卢东实心中凛然。

知道陈洪这是敲打和拉拢,也在暗示自己,若是依旧效忠于黄锦,攀在高拱那一脉,早晚也会沦落到石迁那个境地,身处危险的最中央,只能被人算计。

“我明白了。”

卢东实轻叹一声。

陈洪昂着头,“四宗会讲还没开始,咱们要做的都是准备工作,一旦结束,立刻抓人!”

卢东实问:“抓谁?”

陈洪做出神秘状,“这个,连咱家也不知道,更不敢妄自揣测,只听主子万岁爷的一句吩咐。但咱们做奴才的,在主子身边侍奉多年,虽不敢说揣摩圣心,做好万全准备还是应该的,所以,一切涉案涉事的人,全都要做好逮捕方案。”

卢东实大惊失色:“高阁老也要有方案?”

“说到底,高阁老去稷山县这一遭,若只是舞文弄墨,没人会为难他。他偏往南直隶去,去了南直隶不要紧,竟然要跟戚继光和俞大猷凑在一处,往徽州府绩溪县去,如此种种,皆是高阁老自己的选择,司礼监只能按照规矩办事。”

“这也是主子的意思?”

“卢公公,你照做就是。”

一句话,将卢东实怼的哑口无言。

他深谙陈洪此次所谋甚大。不仅想要将严党一网打尽,还要牵连想救胡宗宪的高拱等人。

他虽然担心,但想到之前黄锦和他谈的那些交心话,心中不由镇定了几分。

很多不知满足的人,最终都会摔得很惨。

朝局之所以能稳定,少不了徐阶和高拱的互相权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