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春耕(2/2)

。还有这尺寸,你说穆大娘就没见过咱家几个丫头,这尺寸做得也合适,只大不小,正好让几个丫头能多穿两年。”

果儿也拿起送给姐妹们的那几件衣服看了看,歪头想想,对了,上次穆大娘跟她聊家常的时候,问过她家里姐妹们的情况,还特地问了年龄呢。

乡下的小姑娘很少有长得胖的,加上常年吃不饱饭,个头也不会太高,所以只要知道了年龄,就很容易把握住尺寸了。

“对了,这个箱子里的东西你可不许再分给她们,娘一一查过了,都是些上好的料子,你看,这件床罩是缎子的,摸上去又细又滑的,要是睡在上面该有多舒服?

给咱们自己留着,你要是不稀罕,那就给娘,等以后搬到新宅子,娘就拿出来用。”

说罢一脸不容反对地看着果儿。

果儿也干脆:“好吧,听娘的。”

包氏这才喜滋滋地继续翻腾着手里的料子。

当初在姚家院子里做阿飘的时候,果儿对于包氏跟原身的性子也了解的七七八八,这对母女在很多方面很像,穿过来后,为了不引起包氏这个亲娘的怀疑,果儿时不时依着原身自私的本性做一些无伤大雅的便宜事。

所以才在挣了钱之后,一次次带着三房人在外头大吃大喝买私物,背着家人给包氏另添私房钱,甚至姥姥家卖花生送过来的分成,都任由包氏揣进自个腰包里,以至于包氏一直对现在这个女儿从未有过怀疑。

惊蛰一过,天气渐渐回暖,农家人开始收拾农具准备春耕大事,有些勤快的农人早早就下田去,扶犁耙地,试试土地的解冻程度。

古人崇尚耕读传家,耕种是排在读书前面的,要说庄户人家一年中最苦最累的两个日子,其一是春耕,其二就是秋收,一样的能把人累趴下。

所以在春耕还有秋收两季,就连各处私塾、学院都要放几天假,好让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有时间亲身下田劳作,体验春耕的不易,秋收的艰苦。

姚家在新宅主体完工后,也把重心放到了家里那新买的三十亩土地上,只留姚四柱在新宅里看着剩下不多的匠人继续铺地砖,整理院子。

姚老爹带着几个儿子,半大的孙子,一家人拉着小黄牛,扛着犁杖站在三十亩地头感慨万千。尤其是姚老爹,看着脚下一望无尽的肥沃土地禁不住两眼发红,这可是他们自家的土地啊!那红契上写的是他姚潜的大名。

今年好好侍弄一年,到了秋收的时候,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收成再也不用往别人家的粮仓里送,全都是自家的。

还有买来的小黄牛、簇新发亮的铁犁杖,别说姚老爹和几个儿子们,就是大林这几个半大的孩子看着眼前的一切,浑身都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前天下了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洒在人们心头上,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脚下这一大片土地经过雨水的滋润,正好开耕。

姚老爹看够了,迈开腿率先下了地头,他今天要耕第一波地。

几个儿子帮着老爹弄好牛绳,套上犁杖,姚铁柱前头牵着小黄牛,姚老爹在后头扶着犁杖,缓缓起步。

其余的人站在地头,看着面前的土地被犁杖划出深深的一道沟,越来越长逐渐往前延申,心里的喜悦由内而外迸发出来。

往年他们家没有牛,耕地全靠人力,前面的人拉紧绳子拼命往前,后面的人也要使出浑身力气往前推,等耕完所有的地,肩膀上都能脱掉几层皮。大人都累得趴下,孩子们就更不用说。

耕了一会儿,等小黄牛在田间熟悉了路程就不用人专门牵着了,只一个人在后头扶着犁杖就能往前耕,这样一来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要不怎么说一头牛能顶两三个壮劳力。

照这个速度,一家人齐心协力干上七八天,就能把地都翻完了,接下来的深翻、播种,家里这么多男丁齐上阵,足够应付下来的劳作。

心里有了谱,姚老爹决定叫几个儿媳都回家去做饭,不用再到地头忙活了,即使今年的农活比往年多出来一倍。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