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18看炮(3/3)

太假了。

虽然有弄虚作假的嫌疑,可假的也得搞成真的一样,至少不能在外人面前穿帮。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在这个场合说出来,私下里倒是可以和朱衡说说。

“炮车?也行,不过炮车终究还是不适用。”

朱衡听了魏广德的话并没有反对,或许也想到了这点,不过还是补充了一句。

“怎么会不适用?”

魏广德听到朱衡的话,皱眉问道。

“善贷,你应该看过打炮吧,怎会不知?”

朱衡也是奇怪的表情看着魏广德,说道:“阵前,这些火炮一般就地取材,或挖坑,或用土垫之,炮身上压沙袋,以防火炮释放后翻转或者后退。

即便是装在战车上,也只能侧放,并用多重木架固定,一般也会在炮身上压沙袋。

可这炮如此之大,根本没法侧放在大车上,只能顺着布置,如此一旦燃放,炮车必然倒退数步甚至十数步,如何能在军阵中布置?”

魏广德在保安州的时候,当然是看到过明军在战车上释放火器,确实如朱衡所说,火炮都是横放在炮车上,所以导致进退不易。

因为炮口要对着敌人,所以战车都是横向放置。

不过那个时候,魏广德并不觉得有他,后世他看到过一些图册也是这样,所以下意识就觉得理所当然。

不过此时魏广德才明白,大明工匠不是没考虑造炮车,而是没有解决炮车固定之法。

没有炮管制退器,可不就没法解决火炮后坐力的问题。

第一代火炮多采用炮座设计,这种火炮是前置装药,采用基座设计,目的是增加火炮的重量,防止火炮后坐力过大导致炮管偏移命中不准,完全用炮管和炮架来强行扛住这个后座力。

到了第二代火炮的时候,设计师设计改良两处,一个是加长炮管加大射程,这时候火炮也采取后装炮弹的方式,也就是现代的装弹方式;第二点就是开始采用伸缩式炮管,这是在火炮上面增加一个储气室作为气垫,给火炮发射作缓冲用。

魏广德知道原理,可也知道现在根本无法做到。

现在的大明,甚至是西洋国家,对于铸造这样的大炮都觉得非常棘手,还要进行改装,估计没有一、二百年的技术发展是没法做到的。

不过固定炮车,魏广德当然也知道该怎么做。

后世一些重炮都有炮钉,直接钉在地上,有些甚至不用人工,直接机械打孔。

“把那车拉过来。”

魏广德指着远处的马车道。

很快,马车牵到近前。

魏广德就叫来那个主事和周围的匠人,以马车为参照进行讲解。

按照后世的印象,魏广德对炮车支架做了要求,有孔,用来打地钉。

如果还不牢靠,就在车架其他地方,甚至是炮口处,左右打两个环,套上藤绳用地钉固定。

反正就是一个不够就多装几个,总能解决问题。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