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六章 有人悟剑(2/3)

,想来就是这庄稼汉子的午饭了。

看着这庄稼汉子,中年男人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庄稼汉子走过来取出食盒,里面只有几个馒头和一小碟咸菜,外加一个水壶,这就是他的午饭了。

正要拿起一个馒头往嘴里送的庄稼汉子想了想,笑道:“道长,吃过午饭没?要不然一起吃点?”

中年男人背对着庄稼汉子,本来不打算搭理他,但想了想之后,他还是转过头来,对着庄稼汉子坐下,接过一个馒头,撕下一小块放在嘴里,轻声道:“多谢。”

庄稼汉子笑道:“一个馒头,不值当说声谢,要是道长不忙,等会儿我插完秧,跟我回家,我让婆娘把去年剩下的几块腊肉拿出来,好好招待道长。”

中年男人摇摇头,“就不叨扰了。”

庄稼汉子也没勉强,只是咬了几口馒头,才漫不经心问道:“看道长好像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在做什么?是在修道?”

中年男人平静道:“在看你们插秧。”

庄稼汉子一怔,好奇问道:“那有什么好看的?”

既然说到这里,中年男人沉默片刻,轻声问道:“看了许久,倒也有个疑问,不知道可否解惑?”

“有话便问呗,咱是庄稼人,不知道什么大道理,要是说得不好,道长可不要怪罪。”

兴许是世代没有走出过这座大山,庄稼汉子对于山外的情况其实知道的并不多,也就对眼前的中年男人没有那么多畏惧。

更多的其实还是好奇和向往。

“想来是年年插秧,早不是第一次了,但我看你们插秧的时候,也并不显得随意,反倒是有些慎重,这是为何?”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同样的事情做了成百上千遍,也早就该做到心中有数,何必如此认真?

庄稼汉子哈哈一笑,“道长是说这个,插秧这种事情可马虎不得,即便是做了很多次,但依然是需要小心谨慎啊,毕竟这一年到头,插秧是开始,一年都要小心照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这一年的收成不够,家里一家老小到了明年,可就要饿肚子了。”

“咱们庄稼汉子别的道理不懂,但有句老话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就是你怎么对这庄稼,庄稼就怎么对你。靠天吃饭,这一年到头下多少雨,干多少天,又涝多少天,这都不是咱们能管的,咱们能做的,就只有用心去对待这些庄稼,希望能够求个丰收,别的就算是想管,也管不了。”

中年男人问道:“所以即便再如何烂熟于心,都该每次去认真对待才是?”

庄稼汉子揉了揉脑袋,憨憨一笑,“求个心安嘛。”

中年男人点点头。

不过他随即又问道:“你种了这么多年地,若是风调雨顺的年生,就能保证丰收吗?”

“那还真不见得。”

庄稼汉子挠头道:“说是种了这么多年地,早就该把所有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但即便是赶上好年头,也总有些没做好的事情,想想也是,一年到头,时间这么久,哪里有天天都不犯错的,哪里有庄稼都看得过来的,有时候一旦没顾得过来,就容易出事,这个道理相信道长比我懂,我就不絮叨了。”

中年男人想了想,说道:“明白了。”

庄稼汉子朝着中年男人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道长就是懂得多。”

中年男人没有说话,仿佛是想起了些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庄稼汉子吃过午饭,眼见眼前的中年男人还在出神,也没有开口打扰,而是自己起身,去插剩下的秧苗。

正如他所说,这天时耽误不得,一旦耽误,就要误事。

插秧的日子,一年到头就是这么几天,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

之后他一直在田里忙碌,等到天微黑的时候,这才直起早就酸痛的腰,抹了一把汗水,洗干净泥泞走上来。

本来原本以为那道长早就离开,但过来拿食盒的时候,这才发现那个道长还在这里枯坐。

庄稼汉子一怔,随即试探开口,“道长……”

中年男人回过神来,看了眼前的庄稼汉子一眼,笑道:“多谢。”

庄稼汉子一脸疑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很快便回过神来,看了眼前的道长两眼,有些犹豫。

中年男人说道:“但说无妨。”

庄稼汉子有些不好意思道:“道长,既然相逢,能不能留下几张平安符,保个平安。”

山外道士自然精通此类,庄稼汉子自然也是知晓的。

中年男人沉默片刻,摇头道:“我并不会画符。”

庄稼汉子脸色一暗,有些失落,但好在很快便要开口,不过不等他开口,中年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