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时代(大结局)(3/4)

损伤,但始终无法动摇。

但是东藩可不一样。

面对的是极为成熟的西夷,他们可不会疏忽大意,更不会让东藩在旧地站稳脚跟。

会派正规军打败东藩的百姓,然后屠戮东藩的屯民点。

航道上的威胁,旧地陆地上的危险。

东藩虽大,但力所不及,付出十倍的力气,只有一成才能得到效果,自然极为的艰辛。

所有人都小觑了其中的困难,想的是西夷都能成功,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移民的事情的确不难,无论是航行还是开垦旧地,难的是西夷的针对。

西夷的反应激烈和残暴手段,超过了东藩的想象,导致东藩前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东藩没有惧怕,付出了更大的力气反抗,两者之间势如水火,但是东藩有信心打败西夷。

可偏偏这个时刻,在东藩全力以赴的时候,背后伸出一把刀子顶到了背心。

就算不顾旧地几十万百姓,撤回旧地大军,时间上还来得及吗?

答桉是来不及。

朝廷在东藩刚揪出几个贪污的官员,立刻开始扩大化,就又提出要清查军籍,插手东藩本土地方上的驻军。

一环接一环,不给东藩喘气的机会。

随之而来的,还有接到国内军令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先后抵达东藩。

上百艘巨舰在东藩各个码头耀武扬威,其中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才三个月而已,东藩人心惶惶。

“调回旧地精兵,与朝廷翻脸。”激进的藩臣愤愤不平,大有造反之态。

“船只的安排,派去官员通知,海上的往返,就算不顾几十万旧地百姓的生死,旧地官员也需要布置。”

“等旧地精兵返回,最快也要十五个月,何况旧地官员愿意舍弃百姓吗。”

“征兵,现在从百姓中征兵。”

……

人们都看向东王,等待东王的决定。

而无论东王是否想出了办法,在这段时间内,朝廷的官员和军队源源不断抵达东藩,态度坚定的开始清查军籍。

“父皇不管吗?”唐晏乾满眼血丝,憔悴不已。

五十余岁的秦钟,最快速度的抵达了东藩,听到外甥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谁也不知道皇上的心意,皇上除了偶尔出游,至今未理过一件国事。”

“舅舅,寡人该怎么办?”

听到外甥的苦恼,秦钟露出无奈的苦笑。

贾府三姑娘从小就厉害,现在更是了不得。

金州官员泣血上书,后来朝廷委派他去金州建立大学,这么荣耀的差事,自己兴高采烈的接受。

满心欢喜的去了金州,谁想是被瞒在骨子里,等东藩事发才后知后觉。

三姑娘如今的手段,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颇有皇帝当年在金州对付蛮族和朝鲜的风范,令人防不胜防。

“你不是皇后的对手。”秦钟感叹道,又重重的强调,“我们谁也不是皇后的对手。”

唐晏乾痛苦的闭上眼睛。

自己努力多少年,才让东藩有了上千万人口,精兵高达十余万,各地驻兵还有近十万,他不甘心啊。

……

朝廷清查了东藩官员,然后清查了东藩驻军,然后又控制了东藩各地。

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然后颁布新的任命。

东藩分为五藩。

分别分封皇帝的儿子们。

据说是皇后为了不显得特意针对东藩,因此特意还分裂了南藩,西藩,北藩。

南藩一分为三,西藩和北藩皆一分为二。

京城谣传其余各藩的王爷,是受到东王的牵连,如果不是东王,何至于此。

自此。

短短的一年,大顺原本四位藩王,扩充到了十二位藩王。

第二年。

朝廷接管了各藩官员的任命权。

第三年。

朝廷接管藩地驻军的管理权,所有屯田,操练,兵备,仓库等都由朝廷的官员管控。

随后又设立藩地财政司,直接归属于内阁。

第四年。

东王在严密的监视下,竟然一家人突然消失了。

各种阴谋论中,不少人怀疑是皇后悄悄处死了东王,并且心狠手辣,一家人都没有放过。

唐清安终于忍不住去问了探春,探春笑着说:“你觉得我会吗?”

“我不知道。”

唐清安摇了摇头,认真说道:“什么事我都不想管,我也老了,活不了几年,但是你敢害我儿子,我就要对付你了。”

探春笑了笑,没有再解释。

……

第五年。

皇帝驾崩。

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开,举国哀悼。

卫国大将军朱秀,得知后当晚在家中自缢身亡,跟随先帝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