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4章 故国的消息(1/3)

因为国君也送了礼物,都城的政要们就算没有亲去,也都派出代表参加。&am;lt;/&am;gt;

同样,能来这里参加宝树王寿典的,都是各地政要。&am;lt;/&am;gt;

贺灵川挠了挠头,这宝树国的 “政要 “可真多。他想起老爹的州府,从上到下连官带吏,好像才不到三十人,个个满负荷运转。&am;lt;/&am;gt;

没办法,穷哪。&am;lt;/&am;gt;

虽然后面肯定会扩招。&am;lt;/&am;gt;

现在这里官员就超过了九干,他都不敢想象宝树国每个州府有多少官吏,郡里又有多少,县呢,乡呢?&am;lt;/&am;gt;

并且,这里人类居多,个个衣冠楚楚。&am;lt;/&am;gt;

显然管理地方、处理事务的能力,还是人最擅长。&am;lt;/&am;gt;

坐下来以后,石二当家就开始和周围的贵宾聊上了。&am;lt;/&am;gt;

能进来这里的,不是官场就是生意场上的人,多结识个朋友今后就多条路子。&am;lt;/&am;gt;

贺灵川举茶喝了一口,入喉生津,可以跟松阳候送他的茉莉龙珠相媲美了,想来价格不菲。&am;lt;/&am;gt;

茉莉龙珠是松阳侯赠出的私房好茶,这里的茶水却是供应全部来宾的。&am;lt;/&am;gt;

侧边两个官员正在交谈: “这是我们雾清的茶,称作雾茶。”&am;lt;/&am;gt;

“我知道,我是甘州府的嘛,雾茶每年卖到外地有几百万斤,当然品级没有这个好。 “&am;lt;/&am;gt;

“呀这么巧,我也是甘州府的!”&am;lt;/&am;gt;

两人一番嘘寒问暖,又聊些主官的闲话。&am;lt;/&am;gt;

贺灵川往嘴里塞了个脆皮蚕豆,问他们: “你们同一个州府的,竟然互相不认得? “&am;lt;/&am;gt;

官员道: “你这样问法,看来不是宝树国人?”&am;lt;/&am;gt;

贺灵川笑了: “的确不是。”&am;lt;/&am;gt;

“我是甘州北府的。”&am;lt;/&am;gt;

另一个道: “我是甘州南府的。相隔五十里,平时都不在一起办公,怎么能认得? “&am;lt;/&am;gt;

“一州之府还分南北?”贺灵川微讶, “请问,南北州府各有多少人?”&am;lt;/&am;gt;

“我们北府定员三千三百二十人。”&am;lt;/&am;gt;

“南府少些,约莫是二干八百多。”&am;lt;/&am;gt;

所以甘州府合计官员六干一百多人?贺灵川见识少,忍不住乍舌: “甘州底下有几个郡? “&am;lt;/&am;gt;

“八郡一百零二县。”官员叹气, “那杂务堆得像山,没一天能处理完。”&am;lt;/&am;gt;

贺灵川掐指一算,夏州下辖六郡,共计九十八个县。但夏州府的官员数量,尚不及宝树王国甘州府的百分之一!&am;lt;/&am;gt;

另一外官员看贺灵川震惊,轻咳一声: “甘州这算少的了,孜州还多了东西二府。”&am;lt;/&am;gt;

一州之大,还要分东西南北府? “孜州官员过万了? “&am;lt;/&am;gt;

“自然。”官员笑道, “每到发放年货,都是孜州那里最热闹。排队去晚的,要从早上等到晚上呢。”&am;lt;/&am;gt;

贺灵川眼珠子一转: “既然活儿那么多,各州府可有安排差遣? “&am;lt;/&am;gt;

所谓差遣,就是外包。&am;lt;/&am;gt;

夏州府官吏才三十多人,贺淳华哪怕抓小儿子去当义工,许多案头文书工作还是干不过来,于是就把不涉及机密的活计外包出去,州府花钱找人来做。&am;lt;/&am;gt;

这些不领俸禄,而是州府额外雇请的人工,甚至连差役、马夫也是领这个钱。&am;lt;/&am;gt;

此举非贺淳华所创,早已有之。&am;lt;/&am;gt;

外包领的钱,当然比正式编制要少得多。&am;lt;/&am;gt;

官员点头: “那自然是有的。没有这些人手,活计哪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