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寻找地下文物(1/2)
宛都荧屏报的《我与电视》征文仍在继续,肖小蝶写的那篇征文,被易磊跟踪报道了一次,人气很高,不少读者专门写信过来支持作者。>
还有的打电话过来问小作者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报社的同事都按周道交待的统一回复:“当地妇联和法务专家很重视,小作者的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谢谢您的关心。”>
周道期间也收到了肖小蝶寄过来的信,这孩子字迹蛮娟秀的,写的内容也很流畅,主要是说自己最近很好,让道哥哥放心之类的,看到这样的内容,周道也真的放心了。>
谭云给周道打过几个电话,主要是询间周道答应的这两件事的进展情况,最后一次语气有点重:>
“周主编,宋朝安找过我几次了,问拍电视的事,我之前给他打了保票,现在被他追着,我觉得要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早恨不得要揍我一顿了。”>
周道一听差点笑出猪叫,“我说谭所,你这野外考古的体格,宋朝安想揍你,也揍不过你吧。”>
谭云不听调侃,“到底咋样?人家要个囫囵话。”>
“剧本我已报给台长了,容我抽时间去摧摧吧。”>
“我的那一大票呢?咱可是说好的,你别给我打折扣。”>
周道微皱眉头,“谭所,说实话,楚长城的那事,我当时也不过是信口一说,凑巧碰到了,你现在让我再找一个,也得让我好好感应感应咱大宛都的地下状况吧。”>
你还能感应到?>
周道信口一诌,居然把谭云安抚住了,“有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谭云说完挂了电话。>
此时接到台长的电话。>
“周道,有空上来一下。”>
周道一听,莫不是剧本的事有戏了?>
刚到台长办公室门口,就看到范心怡恰巧抬起头往外看,一见到周道,就绽出明媚的微笑:>
“周道,几天没见了,今天有空上来了?”>
周道点点头,“台长刚刚找我。”>
范心怡微微一笑,站起身,扭动窈窕的身段,轻轻扣了扣房门道:“台长,小周来了。”>
吴台长道:“让他进来。”>
范心怡打开门,微笑的点点头,示意周道进去。>
当周道走到门口时,发现范心怡并未立即让开,这让周道有点为难。>
嗯,范心怡也是个心细的人,看到周道迟疑,立即明白怎么会事,稍稍退后一步,让周道进来,然后面不改色的走出去,轻轻掩上门。>
吴长义招呼周道坐下,开门见山的道:“周道,你给我的剧本我看了,这个作者叫……宋朝安,过去没怎么听到过他的名字啊,他发表过什么作品吗?”>
这倒把周道问住了,说实话,若宋朝安过去发表过作品,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谭云,肯定都会说的,没有说,肯定是没有。>
“台长,你觉得剧本有问题?”>
吴长义道:“要说吧,剧本这方面我也不专业,说的不一定准确。我只是想说,咱电视台搞电视剧拍摄,这个口还没开过,但并不是没有议过,台里大部分领导的意见是,先从宛都籍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作家开始考虑剧本创作,你说的这个宋朝安,显然不在此列。”>
这一棍子就打死了!>
宋朝安要是钱还没花,会不会反悔?>
周道微笑道,“台长,我知道咱宛都作家群实力雄厚,这是咱电视台选材的优势,但是,那些国家级作家,他们的作品早有电视台盯着,未必能轮得到我们,即使他们想跟我们合作,我们也要考虑一下题材是否合适。>
宋朝安的这个剧本,有这几个优势,一是本土化,写的是宛都的故事,二是剧作家没名气,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这本来是劣势,但对我们刚刚开局来说,他会更加能听进去台领导的修改意见。>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他写的本子是反映宛都解放的,这一点我看过很多宛都籍知名作家,这个领域这些大作家都没有涉及到的。>
《决战宛都》,这不正暗合了近一时期对影视主旋律的要求吗?作为我台的试水之作,我觉得就这个题材来说,剧本审核和后期各方面,都会得到上级台的支持的。”>
吴长义点点头,“你讲的有道理,要不这样,剧本你再把把关,让作者再修改一下,我们再拿到台业务会上商议?”>
这就是答应了?>
虽然是口头上的。>
还有,让我把关,这不是把我推到制片人的位置上了?>
嗯,我很年轻,多干点活没什么,只是干这么多活,有什么好处?>
拍电视,需要道具、美工,嗯,一颗炸弹炸毁一座房子,燃起大火,这个房子肯定是用模型,这模型就让老张来做,看看,业务的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