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忽悠老手(1/2)
上一世,周道经常刷城市论坛,对中夏籍的历史名人相当熟悉,说得简单点,这不过是一个资深键盘侠必修的功课。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作为一个网络喷子,没点实力会被对方骂得找不到北的。>
反射到现实中,估计有不少人会因此吃不好睡不香的。>
然而上官婉儿在封为昭容之前,已因违忤旨意被处以黥面,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在经历了政治风云,数次起落之时,被封为昭容的上官婉儿,在面对铜镜里映现出俏脸上刺青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复杂的心理活动?>
周道无法得知。>
这枚铜镜的主人真的是上官昭容吗?>
从铜镜的材质,到镜背图形的精美程度,再到铭文的艺术水准,毫无疑问,这不是后人粗鄙的仿制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谭云早就发现这些铜镜中有宝藏,同样知道它的价值,只是引而不发?>
如果记忆不错,上一世港岛曾拍卖过一枚唐代铜镜,曾以一百多万元的高价成交,那还只是一枚普通的唐代铜镜,若是这枚,价值难以估算。>
周道将这枚铜镜放下来,故作平静的道,“宋先生,谭所不是说你还有一个战国鼎吗?”>
宋朝安打量了一下周道,又将目光在谭云脸上逡巡,谭云二皮脸的笑道:>
“朝安,你那个鼎吧,鼎口已有破损,而且这类文物属国家禁止出境的,你就是放着也没什么用,说不定哪天给你发放三位数的补贴还得上交国家呢。>
咱这位周主编,体制内的人物,特别喜欢古代文化,放到他那里,可以是搞文化研究,到时候你想看一看,还不需要跑博物馆,你想啊,咱宛都去年发现楚长城你看过电视吧,这就是周主编和我一起发现的。>
所以说,有了古物,也得遇到有缘人,放你这儿可能不保险,但挪个朋友那儿就物得其所了,怎么样?>
还有,这几件东西你不一直没法出手吗?周主编还同时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有的是钱,有个合适的价格转一下手,不就把你过去的损失补回来了吗?”>
周道这回是彻底明白了,谭云这是先把他忽悠过来然后再忽悠宋朝安,过去怎么没有发现,老谭怎么这么不靠谱?就因为想在退休之前,再风光一把?>
宋朝安听了谭云的话,若有所思,道:“谭老师,我其实并不是不想出手,只是我这一堆货,花了太多钱……”>
“嗯,说来说去不就是钱嘛,虽说现在国门开放了,但文物又不是萝卜白菜,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咱宛都,你真想遇到个实意买家,那是很不容易的,我要说的是,机不可失,更何况,咱这个周主编,可以帮你解决两个大难题。”>
宋朝安:“??”>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明显是提高了注意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谭云之前的确跟宋朝安有充分交流的,否则不可能有这个默契。>
“你让我说说看,第一吧,你把钱投到了这些废铜烂铁上了,这些年没少造钱吧,我听说弟妹因为这事都跟你离了,你说说,如果继续下云,不及时止损,别说跟弟妹复合,就是喂你这两条狗,你也没钱给它们买吃的。>
第二,你不是一直心心念念你的剧本吗?写剧本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拍电影、电视吗?你想想,凭你自己,谁用你的剧本?>
不说全大华国,就说咱宛都,国家级作协会员一抓一大把,那放到大华国,实力顶别的一个省了,你宋朝安根本排不上号,在宛都你都吃不开,更别说大华国了。>
所以说,靠你自己,你等于浪费了一大打稿纸,辛苦写的那么多东西作引火纸都没人用。”>
周道有点想笑,好一个谭所,毒舌起来赶得上大周庄的汪东枝了。>
宋朝安嘲讽道,“谭所,你今天来就是为了挖苦我的?”>
“那当然不是!”谭云展现了足够的厚脸皮,一点也没受对方情绪的影响。>
“周主编原本就是电视台专题部的组长,拍摄的专题《发现楚长城》在省里轻松获奖,你遇到这样的贵人,想把剧本拍成电视还有问题吗?”>
宋朝安黯淡的目光突然亮起,瞳孔中燃起一颗小火苗。>
他目光殷切的转向周道:>
“周主编,我的剧本真的可以拍成电视剧吗?”>
周道,“这要看你写的什么。”>
“主旋律,绝对主旋律!”宋朝安道:“我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剧本名叫《决战宛都》,描写的是宛都解放战役……”>
周道脑子里立马浮现了解放广场、胜利路……还有前朝守军的姨太太,东关的那所古色古香的宅子……>
“如果方便的话,让我看一眼你的剧本?”>
周道话音一落,宋朝安立马打了鸡血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