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征文牵出的法律疑问(1/2)
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肖记杂烩汤店就出了这么多事?>
上一世,周道只是辅导过小蝶一次作业,此后再没有交集,所以他对肖记杂烩汤店或者小蝶后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就和人生有无数次偶然相遇一样,当时看似真切,过后都渐渐模糊了,直到最终淡忘。>
当看到这篇征文时,周道开始有点明白了,可能文中描写的,正是周道上一世所不了解的。>
这篇征文之所以引起易磊、晋未雪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文中讲述的故事和叙述故事的方式。>
这种行文特点掩盖了作者稚嫩的文笔给人带来的阅读不适。>
文章描述了一个杂烩汤店一家三口,因为购买了一台14吋黑白电视机带来的幸福和烦恼。>
文中描写了这样的情形:>
……开杂烩汤店的这个家庭自从有了一台小黑白,一家人一到晚上吃过晚饭就围坐在电视机前,有时候店里来了顾客,得经过顾客喊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电视机,为此还耽误了不少生意。>
店主最初想卖掉电视机,但因为女儿成了小电视迷,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然而很快,店主发现女儿的学习退步了,店主于是决心卖掉电视机,然而在女儿的苦苦哀求下,最终只得放弃了。>
后来,店主为了女儿的学习不被耽误,花钱让她参加学习班补课,女儿的学习慢慢好了起来。>
即使如此,电视里的节目,还是给家人带来了很多快乐。>
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可以一起嗑瓜子,一起聊电视节目,如果有一部好看的电视连续剧,全家便都成了“追剧人”,剧中人的悲欢离合,也牵动他们一家人的心……>
慢慢的,电视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似乎成了他们家庭的一员。>
然而,某一天,女孩儿的母亲生病了,且一病不起,家里花钱治病,很快掏空了家底。>
没多久,母亲病故,父亲因为受太大打击,积累成疾,又要辛苦供她读书,一个人苦苦撑着这个家,这个店。>
女孩儿一个人看电视,总是神不守舍。>
直到有一天,她刚刚关掉电视机,准备上床休息时,发现店主突然叫嚷头疼,她只知道,是他的老毛病犯了,赶紧出去叫医生。>
然而,在邻居的帮助下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脑溢血,没有抢救过来,店主就这样也离开了她。>
她掇学了,想一个人守着这个店。>
然而,她面临的不光是自己还没有能力经营这个小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店主的亲戚因为店主的离世找上门来,要求她交出这家店的产业。>
因为她不是店主的亲生女儿,只是店主的养女……>
那家亲戚上门两次要求交出房产证明未果后,决定要搬走他家唯一值钱的东西——黑白电视机,女孩子以死抗争,才让对方没有得逞。>
她守着电视机的唯一目的,是想看到哪一期“我与法制”节目播出与她的困扰相似的节目,她想在电视里知道,像她这类养女,有没有继承养父母财产的权利……>
她参加这次征文,也是想请教一下荧屏报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她目前的遭遇该怎么办?>
……>
看到这里,周道心有所动。>
看周道神凝重,易磊道,“主编,你看这篇稿件能不能发?”>
周道将稿件放在桌上,掏出钢笔,在稿签上写了一个字:“发”。>
易磊放下心来,“看来这篇文章也打动了主编?只是这里面写的纠纷,我们该如何处理?”>
“照发就行了!另外,你可以采访一下法律人士,可以在编者按中加入法律人士的解答。对于这类稿件,能够提供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对当事人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也是一种普法教育。”>
易磊接过稿子,心情激动,“我马上电话联系宛都市法律顾问处,了解一下小作者所反映的问题。>
主编,你这一招太好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
周道笑道:“易磊,你这身体一康复,脑子反而更管用了。”>
易磊知道周道这是跟他开玩笑,干脆把周道这话当成表扬了。>
“谢谢主编的赞扬,主编,我还是得再次谢谢您,要不是您英明睿智,那个撞了我的司机可能就逃脱惩罚了,作为受害者,我感同身受,我也代表其他受害者向您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周道心说,你小子是幸运的,其他受害者……之一,那是我老丈人,我不用他感谢,主要是他也感谢不了,能托个梦给丈母娘别再另眼看我就烧高香了。>
“好了,我发现你们编辑部都跨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