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九章 让你三山聚义,但要给绿林立规矩(2/3)

“小太岁”向雷,伞盖山“鬼算计”侯通。

六寨头领也来了一半:黄泥冈“锦毛犬”童良、野云渡“分水犀牛”常况、赤松林“拦路虎”孙堂。

从人数上面,晁盖还是颇为满意的,不过这些首领真正聚集以后,都围在邓龙身边,仿佛这里是二龙山,主持聚义者也是这位金眼虎,排外意思极为明显,令他有些不痛快。

吴用冷眼旁观,丝毫不觉得奇怪,晁盖毕竟是山东人,虽说和河北紧挨着,双方也多有往来,但以这位托塔天王如今的江湖名望,还达不到覆盖两地的级别,直接来河北聚义,确实会引发反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投名状才显得至关重要。

“带王继英上来!”

双脚依旧满是血泡的王继英,被硬生生拖了上来,披头散发,双目空洞。

如果说之前被董超薛霸一路上折磨,他是精疲力竭,现在则变成了失魂落魄。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这般精神上的打击,让他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看到堂上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面孔时,他更是崩溃了。

熟悉的地方在于,这些强盗头领,曾经都乖顺地站在他面前,甚至趴伏在地上,恭敬地献上供奉。

陌生的地方是,此时这群人的目光,都是狰狞凶恶,满是仇恨……

今天在这里,就要把昔日的卑微和憋屈,发泄出来,以消心头怨气!

邓龙之前的话语,还有些故意向晁盖示威的意思,但此时却是真心实意了:“真是王都监!哈哈,好!动手割了这厮,看他这般肥肉,倒好烧,为我等下酒,以解心头之恨!”

王继英瞬间瘫倒下去,绝望地哀嚎:“别吃我……别吃我……”

这完全不是无谓的担心,匪贼吃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原剧情里梁山好汉江州劫法场,救出宋江,就将黄文炳吃了,也就是那个举报宋江题反诗的通判。

当时是宋江先发问“哪个兄弟替我下手?”然后由晁盖实际下令“取把尖刀来,就讨盆炭火来,细细地割这厮,烧来下酒与我贤弟消这怨气!”

最后是李逵亲自动手,“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最后割开胸膛,取出心肝”,与众好汉一起做了醒酒汤。

而在场的好汉,又称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共是二十九人,其中包括晁盖、宋江、李逵、戴宗、花荣等人,所以单就吃人肉这方面而言,原着里面可不止是张青孙二娘夫妇,落草为匪后,怕是都避免不了这种展现威风,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匪贼做派。

现在同样是如此,眼见群情激奋,无数仇恨的目光聚集在王继英身上,吴用取来刀,递到晁盖手边。

晁盖目光闪烁,缓缓拿过刀,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匪贼,目光随着晁盖手中的尖刀移动。

虽然不服归不服,但这一刀下去,三山六寨,确实要追随这位山东晁天王了!

晁盖向来喜好结交江湖好汉,那么多门客闲聊时,也曾经吹嘘自己何时杀了哪个狗官,将其割了来下酒,真假暂且不说,但至少匪贼的作派,他是清楚的。

如果没有那封信,在这个气氛烘托下,他肯定是带头割下去了。

但此时,晁盖深吸一口气,呵斥道:“王继英,你祖代是黑王相公,深受圣恩,教你做了大名府兵马都监,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何亏你?却去败坏吏治,奴役好汉,如今三山六寨聚义,我晁盖不才,望主持公义,整肃不平,却也不要食你恶肉,省得腥手污脚,反倒不美!”

说罢,一刀刺入其胸膛。

噗哧!

看着鲜血喷涌而出,剧痛袭来的王继英,眉宇间反倒露出一丝解脱,低声道:“只求早死!”

晁盖将尖刀抽出,威风凛凛地喝道:“邓兄弟,到你了!”

“嘁!不能食其肉,终不过瘾!”

邓龙被其声威所慑,虽然嘟囔着有些不满,但还是依言上前,一刀狠狠刺入王继英的胸膛,用力搅了搅。

接着是桃花山向雷,也是寻了一处,一刀狠狠捅了进去。

伞盖山侯通之前被王继英带兵围剿,只身逃出,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刀在里面搅得个翻江倒海。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王继英眼中神采已逝。

这个原以为刺配沙门岛,还有机会卷土重来的兵马总监,真定王氏嫡子,殒命在了白沙坞的堡寨之中。

作为投名状,他是很凄惨的。

但终究没有落得最惨的下场。

而接下来,六寨的首领依旧上前,完成了这次简单但依旧隆重的仪式,最后来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