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收听新闻(3/3)


根据这套骚操作,屏风后面的李月辰做了一下逆推理,这估计是在抬高母亲武则天的身份地位。

虽然缺少线索,暂时想不出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李月辰知道,这肯定是夫妻俩唱的双簧。

现在的李月辰没事了也会过来听听朝政,就当是收听新闻了。

说不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为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谋些福利。

李治夫妻俩也不管她,对于朝堂她现在就跟逛菜市场似的,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不过她一直都记着自己的原则,听归听,绝对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就算李治和武则天两人偶尔开玩笑似的问,她也会用装傻卖萌的方式糊弄过去。

总之就是啥都知道,但啥都不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

最近的朝政基本还是围绕着旱灾进行,毕竟谁都不知道这旱灾会持续多久。

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听着大臣们在下面讨论,心中谨记刘神威给自己的医嘱,不停的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能动气。

不过从手里转的飞快的保健球来看,心中也对这旱灾也同样发愁。

讨论的大臣之中,李月辰突然听到自己的师父刘仁轨的声音。

“陛下,臣认为,不如让旱灾地区百姓,自行前往各州涿食。”

李治停下手里的保健球,微微点头“其实朕也考虑过此法……不知众爱卿可有不同想法?”

听到问他们的意见,各个大臣也都开始说起了刚刚他们讨论的方法。

不过在李月辰听来一个比一个不如。

有些比较迂腐的大臣直接说不应该百姓私自离开户籍所在之地,可问他旱灾怎么解决,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还有的说去年的海边捕鱼同时从各州匀粮的办法不错,听的屏风后面的李月辰都忍不住想笑了。

今年旱灾波及几十个州,这他妈要捕多少鱼才够?

更别说这种时代,捕鱼效率低下不说,等抓上来,再熏制,然后再运过去,早就饿死数不清的人了。

这种办法当然很快就被其他大臣的反驳声压下去了。

随后就又三五成群的讨论起来。

最终李治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上,跟后面的武则天低声商量了几句之后,微微点点头。

随后微微一摆手,下面的群臣们停止了讨论,微微抬头看了过来。

“旱灾严重,耽搁不得,既无更好的法子,就按刘爱卿之法!”

皇帝发话了,地下的大臣们也就都不说什么了。

毕竟这个时期的唐朝是群像制度,李治又把皇权捏在手里。

这个时候的皇帝,还是有一言堂的能力的!

皇帝说这么定了,那就定了。群臣反对也没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