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05 陈道民:我可以教你怎么收一点(2/4)

江炎怕被“压戏”么?

说实话,他想怕也怕不起来。

因为他有金手指,所以现在他有永久角色。

永久角色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角色本人啊!

都契合了,还怕“压戏”?

人家是在表演,而我就是我。

从数据上来说。

陈道民演八贤王能做到的契合度。

但他面对的就是的包拯。

所以,谁带谁?

。。。。。。

线下对戏很快开始。

陈道民和江炎拿着剧本选了一段对手戏。

这一段戏是发生高立太子被杀案真相浮出水面之前。

也就是剧中的高丽崔尚书和高丽郡主通奸败露,然后被当成了凶手。

包拯觉得还有很多疑点,这并不是真相,但事关国家局势,八贤王觉得得就此为止。

而当包拯想要继续查案却被八贤王阻止后,八贤王把包拯叫到一边单独谈话。

于是两人一个穿着戏服,一个穿着便服就开始了。

陈道民没有穿戏服,但只是眼睛一闭,再一睁开,全身的气质就变了个样。

接下来是他的一大段独白

“包拯啊,你知道什么叫朝政吗?”

“你看这湖水,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内里暗潮涌动,不知道的进去,准会没命,这就是朝政。”

陈道民插着手,看着眼前不存在的湖水,目光中带着殷殷教导,又有着许多无奈,说完,他看着江炎耐心道

“假如高丽太子是在我大宋境内被宋人所杀,那么高丽国主当然会气愤,合约根本谈不成,他们会和辽国合作,到那个时候,他们会大举进攻我大宋,大宋腹背受敌那就非常危险了,如果是被高丽人所杀,那么就是高丽人自己的问题了,是属于他们的内讧,和我大宋一点关系都没有,到时候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这一下,顶级演员的功底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先是台词,这么长一段单是流畅背诵都不太容易,更何况这还不是念完就行的,这里头得有语气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周围所有人此时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闭上眼睛不用去看,就能从八贤王的语气中听出那天大的利害关系,而且还能从中听出对包拯的喜爱以及保护,以及悉心教导。

不过他们并没有闭眼,所以此刻的感官冲击更大。

因为陈道民的表演除了台词外,还有外在的形体动作,以及那最关键的眼神。

此时陈道民手指交叉,随意地放在身前,身形也很是放松,但怎么看都有一股子贵气,而他的眼神似笑非笑地看着江炎,眼中的深意就是周围不懂演戏的人都能真切感觉到那种劝诫的情绪。

这是八贤王!

随后见八贤王继续道“所以无论如何,调查要到此为止。”

这句话说出口,陈道民的表情看似依旧是微微笑着没有变化。

但那眼神却是变了。

从谆谆教诲中,多出了几分威胁。

看似变化不大,但现场几乎所有从第三人视角观摩着的人,包括演员们,此刻心里都是一咯噔。

大部分人扪心自问,在感受到这种眼神后,再听最后那一句“调查到此为止吧”,估计下意识就会说“好,到此为止就到此为止吧,小命要紧。”

而有功底的演员们这个时候就算念出台词“为什么”,那估计表现也会大概率也会是拉胯的。

当然,这拉胯的定义是专对的,比如江炎此时要是犹豫了一下,然后再说出台词“为什么”,那他就是拉胯,因为这不符合包拯的人设。

换成公孙策,这样表现说不定就不会拉胯,毕竟公孙策比包拯懂得官场之道。

但“压戏”的恐怖就在于,它能把对手演员的信念给打垮,把人从角色瞬间脱离出去,也就是让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演。

周围的演员们此时设身处地地想象,换成自己演包拯,接不接得住?接不接得好?

然而没等他们细想,江炎的眼神也直接变了,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为什么?”江炎眼神满是疑惑,其中还带有几分气愤。

围观众人松了口气,他们觉得江炎还不错,至少接的还行。

但直面江炎那眼神的陈道民此刻心中却是震惊不已。

因为他从江炎那眼神中看出了很多东西。

或者说,是江炎用“传神之眼”把包拯本人此刻产生的情绪,一下便传递给了陈道民。

岁的包拯是什么状态?

剧中,他没有入官场,他打过交道的官场中人也都是捕快、刀头等“吏”,而非“官”,是只比老百姓高一层次的人。

他的同学虽然有如公孙策那般是当官的儿子,但从之前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现在其实在人情世故上是比不上公孙策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各种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