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492章 读一本天书(2/2)

有三点值得诸公学习:一是村里成立的议事会,将村子里公道正派的老人组织起来共同商议决定诸般事务值得学习借鉴。

咱们的村一级管得太松了,甚至还没有真正的管起来。用村议事会管理村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二是修沟、修路。各地几乎都是修造官道,很少有谋划新修村道的,实际上各村的田块因为奇形怪状,很难做到准确丈量,田亩的实有数都是个谜。

通过精心谋划道路、沟渠之后不但能方便的出行,还能很好的开出边角荒地,整理田块,这就为精准丈量田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杜绝了分田的不公。

三呐,就是那集中育秧,这个能很好的为布衣节约时间,节省田地,还能加快官府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推出,对于提高粮食的亩产大有好处啊。

诸位臣工听着杜凡的说道都是不住的点头,完全赞同。

杜凡告诉他们:花溪村没有大食堂,无法提供膳食啦,都散了。这些臣工看到左右的卫士都是各自架起行军锅在弄饭,自然晓得没搞,赶紧三五成群散去。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不好意思啦,村里招待不了户部的所有臣工,请杜公小酌还是可以的。

孟珙当即大笑,给杜公讲他已经吃过了,这里的膳食还是挺不错的呢。

几个人移步去后面的小厅用膳。

杜公欢喜了,首先敬两位娇小娘子,夸她们就是在为新宋的乡村变革探路了。

赵玉林说: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才刚开个头呢。

孟珙心情大好,十分轻松的说开局不错,开局不错,杜公不是都总结出三条好处来了嘛。

两个小美女没想到她们才干了一月时间就被杜公连连夸奖,开森的不要不要的。

杜公告诉她们,他回去就要找范公商议,户部和吏部当一起商讨在全国的乡村建立议事会的可行性。新宋的江山要稳固,必须管好乡村,建立议事会就是一个好办法。

赵玉林忙说不急、不急,举杯邀大家吃酒。

花溪村对面的光华新村,刚开完现场会的户部臣工出来就钻进这里的饭店坐下,不大的新村本来就没得几间饭店,呼啦啦都给客满啦。

这些臣工也是难得出城一次,一边喝酒一边热议着对面花溪村的变化。

一个老者对着他身边的小执事说:呵呵,老夫是看走眼啦,想不到赵指挥使真是在那里做事呐。

执事甲吃下一口陈义烧说:太可惜了。

当初他担心乡野村里啥都没得的住不下去,今天看了才大开眼界,那张家大院修得和锦官城没啥区别,地面的铺地砖和锦官城里的一模一样嘛。

执事乙放下酒杯后也吐出一声叹息,后悔自己当初听信了同僚的主意,认为三少爷就是在为他的小老婆找乐子玩耍,却没想到三少爷真是住到花溪村来啦。

三少爷要住进花溪办事,那张家大院当然就修得奢华啦,没看见所有的桌椅、物事都是崭新得?

那些住进去办差的同僚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干活儿,薪酬还翻了一倍,真是亏大啦。

他日拔擢,因为有跟着三少爷做事的经历,就是没干出啥事也会沾光的。

隔桌还有高人呐,只听得那人说:这做官嘛,还是要看跟对人否?眼下是三少爷如日中天的,不跟三少爷跟谁?

边上立即有人反问他:那为何当初部里征召去花溪村做事时,先生又不报名呢?

都晓得是三少爷的小夫人在经理嘛。

这丫吃瘪了,嘿嘿的笑笑说不是看走眼了嘛,谁料三少爷要下来真做呢。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端起酒杯觥筹交错的吃起来。

夜幕降临,刑部巡查司的高手潜入花溪村四周的秘密据点值更了。

一个清瘦老者带着一个壮实小伙在村子西头的干涸桥洞里守夜,这是他们值更的第五个夜晚了。

小伙子不悦地说:三少爷真是折磨人,咋就要跑到这个荒郊野外来搞啥试点嘛?

.

/86/86203/30397942.htl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