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暗香 (上)(3/3)

亭子里坐着李庭芝,正和另一个衣着朴实无华、头顶简单扎着髻结的高大汉子,作一堆闲聊着。见李元曦带我进来,呵呵起身相迎。李元曦将手中拿着的刀交给侍儿,寻个凳子坐到父亲身边,脸色变得淡然如常,不复见刚才的气愤。

那名高大汉子相貌堂堂,却又一脸的跳脱机敏,只遗憾眇了一目,微有些破相。此时问李庭芝:“祥甫兄,他便是屡屡挫败元军的徐子清?”得到肯定答复后,那人从茶榻上伸过手,按住我的肩膀,赞道:“一表人材,温文尔雅得象个书生,哪知却是常胜将军。”不待我谦虚两句,顾自说道:“你可知汪立信吗?前年与李祥甫同被贾似道贬职下放的倒霉之人。我便是他。”

竟是他?汪立信立朝为官刚直不阿,学问也是闻达天下,江南大地有谁会不知他的大名。

汪立信字诚甫,号紫源,安徽六安人。淳佑七年(1247)进士,曾为朝*过“新城图”,又奉诏文殿修撰、秘阁修撰,原是大名鼎鼎的文士。贾似道被逼不过领兵芜湖抗元时,因没有大将可用,便命汪立信为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募兵,后率所部数千人驻高邮以援江上诸郡。今日怎的在李庭芝府邸见到他了?

我喜出望外之下,站起身便欲向汪立信行礼。被他按住,还一边说道:“子清一路鞍马劳顿,不用多礼了。”

待相互让过礼,李庭芝便为我介绍汪立信。刚才还豪爽逼人、兴致勃勃的汪立信却不再说话,只低头饮茶,仿佛李庭芝说着与他不相关的事情。

汪立信原来被贾似道贬官下野,后来当朝庭用得着他时,也无怨言,立即依照贾似道之命履新江淮招讨使之职。可是甫一募兵数千驻守高邮,却听得贾似道在芜湖大败,建康失陷,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时局已然急转直下,心中便是极度绝望。他叹曰:“余生为宋鬼,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地。”于是置酒召来宾佐与之诀别,复又留书与子,嘱以后事。然后失声痛哭三日,于夜半时分起步至院庭中,慷慨悲歌,准备扼喉而卒殉国,却被早早提防了的部将们阻止住。听到这里,我以目视之,那汪立信颈脖处果然有一道已变作紫色的印迹。不由心中怅然,汪立信为了赵家天下,居然忠贞刚烈到这等地步。

哪知刚刚起了汪立信也与文天祥一样愚忠大宋的想法,却听他开口说道:“祥甫说得都对,却只有一样差了。我汪紫源在两年前已为大宋殉国,死过一次的了。现今活着的汪紫源却对它已是失望之极,再不会为直把杭州作卞州、腐朽堕落、日薄西山的赵家王朝作任何牺牲。原想抛开一切回得妻儿身边混沌渡日了却残生,就只是不舍得身边的部下,和满目入眼的惶惶百姓。唉,说到此,想那些老百姓何罪之有,屡被元军掳掠砍杀。江北被占之地处处狼烟,我汉氏百姓无论白发垂髻,无不是奔逃哀号,纷纷沦为猪狗之辈,让蒙古仕族、西域胡人、色目人等圈养成了奴隶,其状悲惨莫名。圣人有云:‘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族类皆是蛮夷,比之我大汉族低了无数个等级,现在反倒被他们骑在了头上。紫源现在心头没了半点国恨之意,就这民族情仇放不下心。便留着有用之身,再为之奋斗,也不枉来世上走了一遭。”

李庭芝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论出自他的口中。李元曦清澈的双眼里流光异彩,只是有趣地看着汪立信。我却在为之喝彩,汪立信说朝庭日薄西山这番话倒是与自己前几日所想不谋而合。第一眼看他的感觉就是机敏跳脱,不想果真如此。他的思想不拘一格,确实转变得快。不过却是从封建的愚忠之士变成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网--网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