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灭绝(中)(2/2)

与焚烧。”

当日雨后天晴,天清云朗,我军已入城与敌展开巷战,阿刺墨受阿术之命脱离战斗,指挥所部军队,纵横建康,沿街投掷火把点燃民居,两千人马急速驰骋,遇着遭火势逼出的逃难百姓,立即挥刀杀了,一路马蹄滚滚,一路人头落地,官道大街血迹斑斓,惨号从每个角落响起。而建康城中的汉奸趁机兴风作浪,伴随残虐的鞑子往来掳掠,纷纷窜入豪屋巨室,烧杀抢夺,*残害,无所不为。这一天,这座历史名城内外交困,滔天火光和硝烟弥漫了城市上空,建康,遭受着与襄樊、郢州等地相同的惨祸。

阿刺墨也没落得好下场,阿术全面溃败,来不及接应那支毁城部队,顾自往太平撤退。完成了大将军的任务,阿刺墨回头却发现陷入宋军包围圈。最初还督率元军,盘踞雨花台,企图负隅顽抗。但宋军集约民军汹涌而至,人潮如海,火球和巨石无有间隔的砸来,小小队伍再也抵抗不住。于是阿刺墨放弃雨花向北奔逃,可是宋军弓弩攒射,八只弩箭从后背贯穿前胸,将他射得象刺猬一般。余下千余名鞑子和汉奸虽见头领死亡,但仍不肯投降,继续死斗。

那时我已接收大元建康行宫之府邸,眼见全城被鞑子毁坏得不成模样,心头本已大怒,又得知残敌顽固,立即挥兵前至,希望在他们身上找到愤怒的渲泻口。

雨花台下,杨二率六千人将敌人围得水泄不通,频频发动攻坚,却毫不见功。顿住马蹄,怒斥杨二:“以众凌寡,良久不得手,你还有什么用。”

扭头向胡应炎下令:“此部敌人不留活口,尽屠了,以还他们残虐报应。”

胡应炎默不作声,抽剑向前一指,旗下两千人加入战斗。

看看身边红着脸的杨二,再仔细往战场中望去,却发现此部敌人各色人等混杂,身着皮革的鞑子兵、穿布衫的汉奸,甚至还有两百多名青衣道士,围成圆形圈子抵抗宋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

又过去一柱香功夫,胡应炎指挥已达八千人的队伍仍不能顺利歼灭敌军,连将缩成小小一团的敌阵形都无法分割开。

虽然明白他们负隅顽抗,此际使胡应炎一时无法得手,时间长了却绝难逃被全歼的命运,但我还是对鞑子的战斗力大为吃惊,牵动缰绳纵马靠近些,于此方才明白久攻不克的原因。

残敌人数虽少,却个个身怀武艺,那些道士与其他人背靠背相互配合,高低跳跃之间,成功挡住四周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而着鞑子服的人群里,三道人影尤其厉害,挥刀舞剑,腾跳挪跃之间伤人无数。极目眺望,霍然是小文小武,以及一直看不惯我的李大军。

他们也看到了我,却不打招呼,收回目光继续死斗。于这时想起小文救我时的话,那时他说:“只愿别在战场相见,我可不忍心杀了徐大善人。”而现在,他即将死在我手里了。

心里突然泛上犹豫,他救过我,袁小文也对我不错,如今要放过他们吗?

正想着,战场里窜出个尖利的声音:“徐子清,这个人你想不想要?”

迎着声音瞧去,一个瘦小人影双手高举,将手中之人吊在半空中。吃惊更甚,心里生出一股剧烈的愤怒,萧歌小小身子被他举着,那双泫泫欲滴的泪眼,穿过冲刺厮杀的狼藉战场,乍然扑入眼帘。

“苏墨!”怒吼声刚过,身后苏墨疾风一般掠去,接连踢飞五名挡道敌人,倏忽间临了萧歌身傍。

三名道士窜出,迎头截住,捉住萧歌那人又高声叫道:“快住手!”说着,翻手亮出一把匕首,比着萧歌脖子,嚷道:“徐子清不要小姑娘命了?”

萧歌自幼失牯,惟一的哥哥又远在北洋,此时单薄身子在半空中哆嗦,脸色苍白,泪珠悄悄滑下,小嘴紧闭,流泻的愤怒中又显出一丝倔强。

兵马一动,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理也不理挟胁我的人,牢牢盯住哆嗦的萧歌,火一般的愤怒越烧越旺,嘴里不住发出大喝,催促苏墨杀了那人。

苏墨与道士交手数招,已震飞一人,弓指如钩,又掏去另一人眼珠子。威胁我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了细微颤抖:“徐子清,你不认得我了?”

听他这样说,我方才认真观察这个无耻的恶人,哪知又一次震惊接踵而至,竟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了。擒住萧歌的人面目熟悉,正是权林杨,只娇好玲珑身段作袭花团锦簇的女装。

“啊!”惊呼从嘴里冒出,彼时友人成了现今敌人,我便是神仙,也算不出伴行江湖,默契如生死之交的人,会在此时拿一个可怜孩子胁迫我。

声音继续颤抖,“只两年时间就忘了我么?”权灵洋有些气急败坏,骂道:“该死的徐子清,不顾忌我,也该为这孩子想想,她是你的萧歌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