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三章 股票交易所(3/4)

也拥有相匹配的实际资产的那种。

他们要挑选一批优质企业进行上市,同时还想要确保哪怕上市搞砸了,投资者们购入股票后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不仅仅上市企业挑选严格,而且对股票交易也进行了极大的限制,首先直接来了个一刀切,拟定上市的企业,除了股票交易所定额公开发行的股票外,其他股票不得在股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非流通股。

股票交易所里流通的股份,只能是上市发行的这一批流通股,不接受其他股份进行交易。

所以,股东们别指望能够在市场上抛售股票套现,因为他们的所持有的是非流通股,不能在股票交易所里出售。

这种严苛的一刀切,单纯是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而提前做出的严格措施,等以后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后,则是会对这种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

到时候进一步更加严格还是放松条件,都需要看情况而论。

但是……不管怎么调整,基本原则就一个,那就是保护股票交易所里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股东把股票市场当场割韭菜,高位套现走人。

财务部搞出来股票交易所,可不是为了给那些股东们高位套现,实现财富自由的……而是为了让企业凑集所发展的资金的。

企业和股东,这是不同的实体,帝国财务部重视的是前者,至于后者嘛,生死自负……

当然了,要是股东能够在场外把股份卖出去,这是属于正常的商业操作,你能卖多少钱也是你的本事,只要合法合规依法缴税,帝国官方不做干涉。

毕竟大楚帝国财务部,总不能不让人家股东转让股份不是……真要这么搞,那么就和大楚帝国的诸多工商法律以及金融法律相冲突的。

交易自由,这对于一个澎湃发展的经济体系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购入股份的投资者,所获得的依旧是非公开流通股……这些股票还是不能进入股票交易所里进行交易。

财务部搞出来的一系列股票交易所的规则,原则上是保护股票交易所内流通股票的交易以及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场外的股份转让什么的,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

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后,财务部也正是通过大楚邸报向外公布了设立‘金陵股票交易所’的消息,并公布了大概的股票交易原则。

随后又通过内部的审查,拟定了第一批,一共五家公司进行上市。

这五家公司,有四家都是工业部直属的官办企业,而且还是百分百控股的那种,这就是为了确保上市企业不出现什么问题,能够稳住。

而第五家企业,则是试点用的民营企业,而这家企业不是其他,而是在之前在国内工商界高层圈子里闹的沸沸扬扬的李氏制铁。

李氏制铁公司之前就公开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且顺利引入了广州钢铁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付出了百分之二的股份后,获得了广州钢铁公司十万楚元的战略投资。

不过这点钱其实不多,对于李氏制铁而言所需要的至少数十万的资金而言远远不够。

不是李氏制铁不舍得付出更多的股份,而是广州钢铁公司人家也不是特别有钱的公司,规模虽然不小,但是他们自身也需要资金进行发展啊。

这十万楚元的战略投资,只是为了进一步绑定李氏制铁这个大客户而已。

你让他们出更多的钱……那没必要,他们也出不起!

这钱既然没筹够,那么自然就得继续凑钱,所以当时他们是准备和大楚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准备直接面向中小投资者发行股票以凑集资金的。

后来被官方的监管机构警告了一次就暂停了下来……

但是他们很快又联系上了财务部那边……得知他们想要搞一个公开交易流通股票的市场后,李氏制铁公司就表示,我们可以来当这个试验小白鼠啊。

而且我们的各方面的条件也非常符合,连续十几年盈利,而且盈利还非常大!

企业规模足够大,资产几百万呢,国内民营企业第一大企业,就算是算上官办企业,单轮资产的话也能进入前三十名了。

而且前三十名里,不少还是银行,粮食公司,盐务公司,武装贸易公司,大型矿务公司,钢铁公司这些特殊行业的官办企业。

而且我们李氏制铁还有浓厚的官方背景啊……虽然我们是个民营的股份公司,但是我们的股东很多都是官方资本啊……

李氏制铁的前五大股东,第一的自然是李氏家族,准确的说是佛山李氏公司,股东都是李氏家族的核心成员,然后通过佛山李氏公司持有李氏制铁百分之十六的股份。

第二大股东就是广州知府衙门所属的财政处,持有百分之八的股份。

第三大股东是广东巡抚衙门所属的工业厅,持有百分之七点五。

第四大股东是南洋联合投资基金,而这个投资基金是财务部直属的投资基金之一。

第五大股东也和民资没啥关系,它是珠江机械销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