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海盗和贸易(二合一)(3/4)

海来说是常态,甚至本来就是航海时代里的重要一环。

哪怕是大楚帝国这边也无法避免。

但是在罗志学看来,这些都是暂时的!

海盗的存在,是因为海军的战斗力还太差,战舰的战斗力还差了点,还大范围的海域控制n能力太差。

等到了战舰的战斗力越来越高,同时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么海盗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慢慢消失了,就算还存在,那么也只是无伤大雅。

现在嘛,罗志学也管不了其他地方的海域安全,只能是管帝国近海的海域安全以及几条对帝国而言非常重要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安全。

其他地方,以后再说。

真到了那个时候,兴许也就是帝国海军乃至帝国该走出去,参与瓜分全球殖民地的时候了。

现在还太早,对于帝国而言,海上不是威胁,北边陆地上的东掳人才是威胁。

所以这个冬天东掳人焦头烂额的时候,大楚帝国这边却是趁着秋冬时节,朝着北方山海关一线,运去了大量的新式装备以及各类弹药乃至粮食。

哪怕是到了寒冬时节,幽杭大运河的北方段冰冻之后,楚军依旧通过海上运输向北方运输大量物资。

新式的各口径榴弹炮以及大批榴弹!

包装的极为严实,一箱又一箱的各种规格的火炮发射药,以及兵工厂直接生产出来,拥有更好防潮性能,更方便二年式燧发枪射击的定量纸包弹药。

之所以说是定量纸包弹药,而不是定装子弹,因为定装子弹往往直接直接装填并发射,本身是一个整体。

而纸包弹药则不是,它只是为了防潮以及大规模生产以及运输,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装填,提升步枪的性能,避免士兵慌乱之中倒多火倒错火药分量导致炸膛等情况。

这种定量纸包弹药,有着大规模生产,统一规格,同时成本也比较低的铅弹弹丸,统一定量的发射药,并用防潮油纸包裹。

发射的时候,是需要士兵把定量纸包弹药的一头用牙咬着撕开,然后把少量发射药倒进枪枪机里的发射药池子,盖上火药盖子,再把步枪枪口朝上倒竖着放,把剩余的大部分发射药从枪口倒进去枪膛,随即把弹丸连同纸包一起塞进枪管。

最后用通条压实,并把通条拿出来塞回枪管下方的固定套管里。

然后你就可以举起枪支随时可以开枪了!

整个发射过程非常的简洁流畅,极大的降低了士兵的失误率,避免各种事故。

除了这种定量纸包弹药外,军需部门还向前线直接供应了一批用于融化并铸造铅弹的模具。

必要时候,士兵们也可以直接在前线,使用缴获自敌人的火药以及铅弹或铅块,直接手工搓弹用于作战……

甚至军方连制造火药的工匠和小型的应急设备都带了一批,就是想着万一缴获了大批硝石等原料,能够直接在前线就地制造火药。

大楚帝国军方为了能够在明年顺利展开辽西战役,那可是做了相当多的准备的。

仅仅是在十二月这一个月里,楚军就往山海关前线运去了超过三十门的榴弹炮,其中不少还是四十八斤的大口径榴弹炮。

四十八斤榴弹炮,这种火炮的口径达到了两百毫米,炮弹威力巨大。

哪怕是在臼炮时代里,四十八斤的臼炮就是楚军的攻城利器,到了榴弹炮时代里,四十八斤的榴弹炮就更是成为了攻城所用的力气。

这种好几吨重的大家伙,日常野战根本用不上,也用不了,只有在攻城作战或要塞防御作战里才能够看见它们的身影。

嗯,倒是海军那边把这种四十八斤榴弹炮的舰载版到处拉着走,海军最近也装备了一批四十八斤的榴弹炮用于对陆支援作战,至于海上作战的话,等这玩意的炮弹命中运动中的敌舰时,大批直瞄火炮怕早就把对方的战舰轰了个稀巴烂了。

至于什么开花弹的优势,又不是榴弹炮才能使用,有了木制弹托的情况下,长身管火炮也能用榴弹的,就是得减装药并加大仰角,不然膛压太大,榴弹的弹壳容易破碎,角度太低射程太近。

如今楚海军舰炮,基本都或多或少配属了榴弹,以加大仰角,采用减装发射药来发射弹壳比较脆弱的榴弹,以烧毁敌人的风帆或杀伤甲板有生力量。

对海作战里,其实不需要这种曲射火炮,装备四十八斤的榴弹炮,主要还是用于对陆支援作战。

不同于海军那边,可以带着大家伙到处炮,别说四十八斤榴弹炮,就算是二十四斤加农炮这种更加沉重的舰炮,照样带着到处跑。

但是陆军就不行了,受限于骡马的力量,道路的情况,陆军注定是没办法把过于沉重的火炮用于野战的。

这一次辽西战役也是如此,别看大批二十四斤四十八斤榴弹炮已经抵达山海关了,但是真正用于战场上的火炮,还得是五斤、九斤这两种口径的野战炮以及九斤榴弹炮、十八斤轻型榴弹炮这两种榴弹炮。

这四种火炮,才会是楚军在辽西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