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东掳朝野震惊(二合一)(3/5)



大楚帝国生产最多,同时也是使用最多的九斤榴弹,嗯,也就是可供九斤野战炮,九斤加农炮,九斤轻型榴弹炮使用的一百一十五毫米标准榴弹加上其发射药包,两者相加陆军的采购成本是八两五钱银子。

基本上相当于中低层普通工人的三个月薪水!

你要知道,一门青铜铸造的九斤野战炮也才八百多两银子……基本上和一百发炮弹的成本相当。

这就很离谱!

放眼全球,敢和楚军一样动不动就装备几百上千门榴弹炮,而且还动不动就打出去几千上万发榴弹的军队,估计也没第二家了。

即便如此,庞大的军费消耗也是挤占大楚帝国的大量财政收入。

承顺六年里,预估中央财政收入也就七千万两银子左右,这个收入包括了农业税,商税等常规税收,也包括了工业部下属各官办企业的利润上缴,上缴利润里盐业公司上缴的利润是大头。

这个财政收入放眼全球,那也是冠绝全球!

但是大楚帝国的财政开支同样同样,为了干掉东掳人,彻底解决北方威胁,承顺六年里的军费预算就达到了四千万两银子!

四千万两银子的军费预算啊……皇太极要是知道了都得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在和他开玩笑!

而这么多的军费都怎么花掉的?

嗯,就像刚才攻打复州城的时候,炮弹不要钱一样往外打花掉的……

不过这些白阳荣可不会管,他只带兵打仗,后头既然送上了弹药来,不用岂不是很傻?

复州城一战,充分体现了大楚帝国陆军的豪气,使得了楚军只以区区数十人的伤亡就拿下了复州城。

而这些伤亡基本还是发生在入城后的零星作战里。

至于攻城阶段,因为东掳人主动放弃了城头,然后在楚军大规模进攻后又主动突围,因此双方的步兵其实没正儿八经的交过手。

这一场战役很简单的,就是楚军炮兵开火,东掳人跑路,楚军步兵上去接管城池!

如此才会让白阳荣发出‘这么简单’的感叹!

白阳荣感叹的时候,已经在两三千骑兵掩护下顺利突围的东掳人,则是垂头丧气的一路往北,几个东掳将领们商量了一番后,写了一封紧急战报派传令兵紧急送往沈阳。

报告复州城失守都是次要的,让后方紧急集结更多的兵力,防备楚军继续北上才是重点。

要不然,后头这些楚贼都要打到盖州去了,盖州一丢,后头的海州就近在眼前的,而海州后头可就是沈阳了。

不想要让辽东半岛上的楚军势如破竹一样北上,就必须抽调重兵把他们给拦下来。

最后,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了楚军的开花弹的数量和威力,称之防不胜防,比昔日红衣大炮的影响更大,并让其他友军防备楚军的开花弹。

位于沈阳的东掳中枢接到这封战报后,朝野震惊!

为了扭转辽东半岛的危局,把楚军挡在盖州以南甚至争取把楚军重新赶下海去,皇太极动作极为迅速。

当天就紧急下令从辽西前线抽调三万主力增援盖州,同时紧急调漠南蒙古两万骑兵增援。

次日亲自下令辽东多地驻防兵力共三万余,前往盖州集结,而他本人也会亲自南下盖州坐镇,防备南方楚贼继续北上!

路上还没忘记紧急召集人员,询问并商议该如何应对楚军的开花弹。

当他忙着这些的时候,自然也没忘记一纸诏书,把先后主动放弃金州,又主动放弃复州的若干辽东半岛的前线将领通通砍掉头颅,并另外派遣了将领前去接管复州溃兵!

他们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放弃了金州,导致辽东半岛失去了最前沿,同时也是易守难攻的前线堡垒。

这也就算了,皇太极也不是不能体谅下属将领的人。

他也知道楚贼来势汹汹,并且还派兵数千在金州后方登陆,金州守军如果不放弃金州的话就会被南北夹击,进而全军覆灭。

但是复州之战的时候,竟然还漠视楚军的开花弹优势,根本就没有提前挖掘壕沟,修筑防弹工事,以至于楚军攻城之后连半天时间都撑不住……这就无法容忍了。

人家楚军又不是第一天用开花弹,他们早几年前就使用过了,之前在辽西战场上的时候,人家楚军就已经大规模使用开花弹了。

虽然报告说楚贼用的开花弹和以前的开花弹不一样了,但开花弹就是开花弹,爆炸了都会炸死人,没什么不一样的,都必须谨慎堤防着。

辽西前线那边的东掳守军,基本上都学着以前的明军修堡垒挖壕沟了,但是辽东半岛的守军却对这种变化视若不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甭管是偷懒还是轻敌大意,又或者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都是辽东半岛守军高级将领的错。

如果金州或复州有着完善的防炮工事,皇太极不认为楚军能够这么顺利拿下,再不济前线坚持个十天半个月,等到援军抵达是有可能的。

而不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