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629章】 盛大舞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2/3)

不断的拿到各项比赛中少年组的冠军,2001年她参加了itf的saratosa站的比赛,这是莎拉波娃职业赛事的开始,此时莎娃年仅13岁。

2003年10月,莎拉波娃在日本公开赛决赛上力克kapros拿到了第一个wta巡回赛冠军。11月,在魁北克站,莎拉波娃拿到了第二个wta冠军,此时的莎拉波娃还不到17周岁!

2004年温网,刚刚度过自己17岁生日的莎拉波娃在1/4决赛逆转日本名将杉杉爱,半决赛三盘逆转达文波特,决赛中完胜小威,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这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超级冠军。

也就是凭借这座冠军奖杯,莎拉波娃成功跻身女子网坛顶尖球员的行列,开始了自己收获全球粉丝的征程。

相比于前世,因为顾飞的出现以及华夏选手的不断涌现,女子网坛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历史早已经不再是顾飞熟悉的模样。

在2004年的美网,莎拉波娃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在美网失利,而是一路横扫各路好手,最终实现了温网和美网的背靠背冠军。在年终总决赛中,莎拉波娃依旧是展现了自己的良好状态,哪怕是在一些濒临绝境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实现突破,最终夺得了年终总决赛冠军。

可以说,2004年的女子网坛是属于莎拉波娃,她在下半年风光无限,而且她姣好的面容以及魔鬼身材,更是让她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众多粉丝的喜欢,也赢得了赞助商的青睐。

2005年和2006年,虽然郑洁、李娜等华夏选手崛起,大小威廉姆斯姐妹也是恢复健康,但是莎拉波娃依旧分别夺得了2005年法网和2006年澳网女单冠军,成就了全满贯(四大满贯+年终总决赛)的记录,这是许多传奇巨星都无法做到的荣耀。

在四大满贯都能够夺冠,证明了莎拉波娃拥有着全面的技术,对于各种场地的变化都拥有不同的应对战术,这在流水线培养的网球学校中,她是一个极为少见的天才!

听完韩老师的介绍,坐在电视机前的华夏球迷嘴巴都张得大大的,他们从来没有想到郑洁的对手居然拥有如此传奇的经历,而她才在三个月前度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

这时候,许多人想到自己的20岁,都忍不住产生了一丝羞愧的心理,自己还在浑浑噩噩,人家莎拉波娃就已经成为了女子网坛历史传奇。

相比于莎拉波娃,1983年出生的郑洁倒反在比赛经验上有所欠缺,2004年莎拉波娃夺得温网冠军的的时候,郑洁还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若不是郑洁和晏紫合作,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双金牌,这才开始在女子网坛崭露头角,并且获得更多的职业赛事邀约。

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出名要趁早,尤其是运动员!

就在华夏众多选手还在专业体校接受训练,为获得一项itf青少年挑战赛参赛资格而苦苦挣扎,而那个时候,年仅13岁的莎拉波娃已经在各项青少年赛事中夺冠到手软。

华夏网坛的许多管理者、教练员见状也是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仅仅依靠一昧的苦练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

要说刻苦训练,华夏选手自认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运动员差到哪里去?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华夏网球从来无法在世界网坛上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是我们的运动员不努力,而是我们缺乏足够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世界上顶尖球员的技战术打法了解太少!

这几年来,华夏选手积极走出国门,不断参加各种赛事,在积累比赛经验的同时,更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如今,华夏网球选手如同井喷一般涌现,不仅仅在女双等优势项目上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在男单、女单等项目上更是收获了极大的惊喜。

抛开顾飞这样的超级巨星不提,如今的华夏网球已经在国际网坛拥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能够影响网坛走势的一股力量。

…………

两位选手在场上热身,现场的球迷也是不甘示弱,居然出现了对唱的局面,这在网球场上极少看到。

数千名华夏球迷唱着诸如‘歌唱祖国’之类的歌曲,和来自俄罗斯的球迷对歌,而俄罗斯球迷唱的歌曲居然是喀秋莎,不少华夏球迷甚至也加入了其中,现场的气氛相当融洽。

除此之外,导播的镜头也在看台上游弋,正在捕捉看台上的政商名流、文体明星。

在国际体坛一些重要赛事的看台上,出现各色名人只不过是常规操作,这对于双方其实是双赢的事情。

因为这些名人的出现,赛事转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视率,赛事也能够赢得更多的关注,而在眼球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关注就意味着赞助商源源不断的资金。

因此,一些赛事甚至会私底下邀请名人作为嘉宾参加,比如今天看台上出现的格拉芙、辛吉斯等女子网坛传奇,也是为看台添彩不少。

而一些明星更是善于利用这种万众瞩目的场面为自己赢得曝光率,获得媒体和资本的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