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卖疯了(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我疯了……” “来,打我,用力!” “让我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七天之后,肖芒疯掉了。 他一直都在傻笑,时不时跟陈予权提出奇怪的要求。 疯掉的岂止是他一人而已。 几乎陈予权所有的团队成员,都疯掉了。 他们实在没想到,仅仅一个星期的广告轰炸,就会起到这种惊天动地的效果。 广告在各大媒体一投放,效果立竿见影。 次日便有人上门店购买最新出品的贝贝嘉形体矫正仪。第三天开始,旗舰店和其他三家门店外边,便排起了长龙。 对于排队,江口人太不陌生了。 改革开放之前,“排队冠军”肯定轮不到江口这个小渔村。那时节,全国各地都在排队。那是一个票证时代,粮票,布票,油票,家用电器票等等等等,什么都需要排队。 但改革开放之后,江口绝对是排队冠军。 前不久,他们还在新股抽签表发售窗口排出了万人以上长队。 创造了新纪录。 现在,江口人对排队特别敏感,只要哪里一排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冲上去排上再说。肯定是好事! 哪怕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个啥玩意。 与此同时,各大商场的许多老板们登门求货。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一方面,在见识到广告威力和门店长龙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意识到,贝贝嘉这个东西肯定很赚钱。另一方面,这个东西必定很高大上,如果自己的柜台或者门店居然没有贝贝嘉销售的话,会很没面子。 这其实也是陈予权广告策略的一部分。 在广告播出之后,陈予权悄咪咪地组织了几支“小部队”,一水的少男少女,都是从人才市场招牌过来的“临时演员”,分赴各大商场成衣柜台,体育用品柜台,以及各个成衣店和体育用品店,询问有没有贝贝嘉这种产品出售。 大多数老板都是一脸懵圈。 毕竟也不是每个老板都有时间去关注电视和报纸的。 当得知对方并没有贝贝嘉出售之后,少男少女们便面露失望之色,转身离去。其中几个“演技”出众的,还适当地露出鄙夷神情,轻声嘀咕一句“连贝贝嘉都没有,真是的……”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样数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几天时间,江口就刮起了“贝贝嘉旋风”。 几乎每个阶层,每个家庭都在谈论这种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年轻男女保持完美身材的神奇产品。 而且是纯物理矫正,不添加任何药物,绝对保证安全。 这一点尤其让人安心。 这一切,都在陈予权的预料之中。 在另一个时空,贝贝嘉要在数年之后才会出现,并且毫无悬念地制造了销售神话,一年时间,赚了上亿。 陈予权提前几年推出这个产品,不但全盘借鉴了原创创意,还加上自己的创新,不火爆才有鬼了。 只可惜了那位“创意天才”,在本时空,他的所有创意,恐怕都会被陈予权提前借鉴。 不过,陈予权并没有多少歉意,更不会为“后人”担忧。,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天才就是天才,陈予权借鉴了他的创意,不代表着他以后会默默无闻,他肯定会鼓捣出其他的创意来。 “肖总,肖总,快要断货了……” 就在肖芒傻乐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旗舰店经理的告急电话。 “怎么就断货了?我们不是有八万库存吗?” 肖芒急了,嚷嚷起来。 “哎呀,肖总,八万库存哪里够啊?光我们旗舰店,一天的销售就接近三万了。现在这里有个老板,一开口就要五千个!” 旗舰店经理是一位泼辣的年轻少妇,嚷嚷起来比肖芒还要夸张,偏偏声音又娇又糯,十分好听。 要不是这位经理长相普通,也不戴眼睛,陈予权第一直觉就要怀疑肖芒假公济私。 这混蛋他绝对干得出来。 “你别急,我马上安排工厂连夜加班出货。” 肖芒急匆匆地说道,随即挂断,开始拨打工厂主管的电话。 “哎,告诉他们,赶工归赶工,防伪标签不能省,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 陈予权赶紧提醒了他一句。 现在,整个贝贝嘉公司,从上到下,最悠闲的反倒是他这位第一大股东,头号大老板。他啥都不做,啥都不管,就是坐在办公室,抽烟喝茶,看着其他人一个个忙得屁股冒烟。 “咳,这防伪标签干嘛那么重视?这荧光防伪标签,整个江口,只有一家小作坊能做,他们产能太低了。现在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再说……” “不行!” 陈予权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宁愿产能上不来,防伪标签不能马虎。” “为什么?” 肖芒停了下来,诧异地望着他。 陈予权不由一阵无语:“你傻啊,这玩意的制作工艺一点不复杂,人家只要买个成品回去,随便找一家小工厂就能完美复制。到时候,谁给你辨明真假?你知不知道,这中间利润空间有多大?” 哪怕是批发价,利润也是好几倍。 零售就更惊人了。 那么容易仿制的产品,利润空间还如此之大,没人仿制才有鬼了。 虽然在此之前,陈予权就已经让肖芒申请了专利。不过还没有批复下来。而且现阶段,国内专利保护的力度非常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