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15 燕北大学的号角(3/4)

出入得了燕北大学招生老师法眼的学子们。

所以在拿到这些宝贵的招生宣传视频之后,燕北大学的招生老师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动作。

此时距离新一年的高考已经不足两个月,但对于燕北大学这样的华夏超级学府来说,招生的工作早早已经开始,甚至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有资格能进宁班学习的学生,其实已经不太需要高考来进行成色检验,都是很早就已经落入到各个省份招生老师法眼的那一小撮优秀学生。

现在要发力攻克的就是那一小撮表现极为优秀,但还在犹豫中,并没有跟任何一家院校签订合同的那批优秀学生。这其中既包括了一部分竞赛生,也不包括了早早已经展露天赋的学生。

提前把关系都拉好,混个脸熟,这样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基本上全省前十名还未签约的考生,大概率是没有自己来填写志愿的资格了,燕北跟华清的招生小哥哥、小姐姐们都死死的盯着呢,甚至有些人自己还不知道成绩的时候就已经被接到了酒店里,有专门的小哥哥小姐姐陪着谈人生,谈理想,根据你的爱好陪你下棋,玩狼人杀,甚至直接帮你买张高铁票,被“押送”到燕北或者华清的校园里,让你提前体验美好的大学校园……

除此之外,甚至暑假还有人免费带你去旅游,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总之,只要学习成绩足够好,名牌大学招生办抢人的招术只有普通人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现在拿到了宁为的视频之后,燕北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们,尤其是那些负责理学方面的老师们底气更壮了。

真的,如果说宁为对着镜头把吹牛逼的话已经说到十分的话,私下里招生老生绝对不介意把这种吹捧自己,贬低另一家的话再乘以个十倍。

陈典诚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明珠中学今年毕业生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他也是周边同学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比如初一开始他就已经在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初二直接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并以前五十名的好成绩顺利入选到了华夏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人家还在初三准备中考的时候,他已经成功入选国家队开始集训,同时自己开始自学大学数学课程。虽然初三那年他并没有被国家队选中,成为那六名代表华夏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子,但真不完全是他不够优秀,毕竟他还是初中生,还有机会。

就这样,高一的时候其实华清跟燕北大学都已经开始给他投递橄榄枝,比如如果他点头就能进入华清丘老新领军计划预科班,选择本硕博连读,又或者选择燕北大学博雅计划进入燕北大学数学院。

但学习好的孩子无疑更有主见,他没有选择跟两家高等院校签合同,而是选择了在高中阶段想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他没有将视角一直盯在数学上,甚至没有再报名参加数学竞赛,开始将目光投向计算机,大部分时间开始自学,并参加了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顺利拿到了一万美元的奖金。

顺手还参加了一个国内的科创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以个人身份参赛那了一个一等奖。更可怕的是,高中生参赛本可以是有一位导师的,但是陈典诚就硬是一个人参加,然后拿了奖。编程、论文,都是个人独立完成。

就这样一个学生履历放到宁为面前,宁为大概都得拜服。毕竟他读高中的时候真没这么优秀。

陈典诚本来高三定下目标是直接申请迷,为此他之前还专门报名了迷attleode。这个麻省理工举办的竞赛如果拿了奖,申请的时候会有加分,这样可以弥补他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

只是很不巧的是,竞赛开始的时候他恰好生了场病,这也让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跟迷没啥缘分,所以一直很犹豫到底应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

其实他也想过要不就入读燕北大学或者华清大学,不过想到这样白白浪费了两年又觉得有些不甘心。毕竟他本来24岁就能博士毕业的……

当然他被燕北跟华清的招生老师盯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负责明珠这块地的招生老师拿到了宁为为今年宁班招生的视频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么个人,于是在自习课上,陈典诚便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里跟燕北大学的招生老师见面。

本来陈典诚以为又是老套路,但没想到的是,这次侯老师没跟他开口就说燕北大学的诚意在哪,而是直接拿出手机递了过去:“陈同学啊,你看看,这是我们燕北大学的宁为教授对宁班学生的寄语,你看了之后要是对我们即将成立的宁班也没什么兴趣,我就一个字废话都不说了。”

“哦?”陈典诚点了点头,然后接过手机,点开便看到宁为在散步时说的那些话……

“……我们只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要教……那些学生们怎么干活的。”

“……未来只想拿个图灵奖、菲尔兹奖或者沃尔夫奖什么的,那我觉得是不合格的……”

安静的办公室里,宁为清晰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的传入他的耳中,似乎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艹……这话说得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