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四四章 表现主义以及第九区(2/3)

却又显得十分合理。

于东但是看到这篇,脑子里面有一个潜意识,那就是人可以变成虫的,主角只是运气不好恰好碰到了而已。

要知道,于东看到这篇的时候,早已经过了相信童话故事的年龄了,但是他依旧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可想而知有多离谱,这就是卡夫卡以及表现主义的厉害之处,能够不知不觉间就让非现实跟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让人感觉违和。

“其实表现主义文学还是……”

因为卡夫卡文学奖,毕飞雨他们开始聊起卡夫卡,聊起表现主义。

于东倒是想起来一部电影,一部跟《变形记》很相似的电影——第九区。

《第九区》是一部叫好又卖座的科幻电影,而且跟其他大片相比,这部电影的成本一点都不高,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也没什么特别复杂的特效。

于东在想,是不是可以把《第九区》电影也写成。

不过《瓦力》刚刚发布没多久,《源代码》又在准备发售当中,现在在写一本科幻,是不是显得太过密集了一点。

几年不发科幻,这一发就发好几篇,属于是报复性“创作”了。

见他不说话,余桦好奇道,“发什么呆呢?”

于东笑着摇头,“没什么,就觉得《变形记》很好。”

余桦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这话还要你说?”

于东乜了余桦一眼,扶着膝盖站起身来,“你们这两天准备准备,别等到出发的时候才想起来这没带那没带的。”

……

于东他们一行人是七月十二日到达的纽约,接下来他们将会在美国待上两个礼拜的时间,这期间除了参加一档电视台访谈节目之外,就是办签售了。

这也是每年夏天的例行活动了,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跑出来搞搞宣传。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中国的文学在欧美知名度提高了很多,不仅仅是于东个人的知名度,其他的中国作家也是。

之所以是七月十二日到纽约,也是因为他们还参加了电影《金色梦乡》的首映会。

《金色梦乡》原着作者是于东,而且这部电影也是张一谋首次闯入好莱坞的作品,作为好朋友,余桦他们几个当然要过来捧捧场。

这一次,他们也是拖家带口的,几家除了于东家的于一之外,其他人都来了。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在路过一家电影院的时候,众人看到了《金色梦乡》的巨幅海报,饰演男主角的马修·麦康纳被一众警察围住,面对几十个黑幽幽的枪口,他举起双手,一副投降模样。

《金色梦乡》的海报有很多种,而这个是亮相比较多的,除了这种之外,还有一个亮相比较多的海报上,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男主拉着卡梅隆·迪亚茨饰演的女主在奔跑。

选女主的时候,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包括詹妮弗·康纳利、薇诺娜等知名女明星,不过最终张一谋还是选了卡梅隆·迪亚茨。

对此于东倒没说过什么,选角的事情只要张一谋满意就行,而且,《金色梦乡》里面女主角的戏份并不多,没有那么重要。

这两张海报,前者看起来像是枪战片,后者看起来像是爱情片。

这就是一种宣传海报,用枪战跟爱情两种元素吸引观众。

其实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爱情就不说了,见仁见智,但《金色梦乡》跟枪战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众人到了酒店,还没有休息一会儿,吉米就来到了于东他们的房间。

一见到吉米,程砚秋就举手道,“好好好,我去红姐他们那看看,把这里留给你们两个。”

吉米竖起了两根大拇指,“老板娘,给你点赞。”

随着深空部落的发展,点赞这类网络用语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类似的词汇还有很多。

等到程砚秋走后,吉米从公文包里面掏出一沓资料递给于东。

于东看着递过来的资料,一脸疑惑道,“这些是什么资料?”

吉米笑着解释道,“这是赫斯特传媒集团的采编大楼资料,我看上了这个大楼的位置了,想把这个大楼给拿下来,然后在这栋楼的基础上盖一个新的大厦,给深空美国办公。”

于东意外道,“你是说,在原有大楼的基础上加盖新大楼,而不是把老楼推掉,再盖新大楼?”

“嗯,我已经咨询过专业人士,完全没有问题。这份资料里面,有专业人士给出的策划方案,你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看一看。”

于东没有翻开资料,只是问道,“这大楼你想什么时候弄,大概需要多少钱,工期多长时间?”

“粗略估算,总共需要六七亿美金。我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