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九零章 第一部分账大片(3/7)

平时也写字么?”

“研究不敢当,以前练过一段时间楷书,皮毛罢了。”于东笑道。

“于老师太谦虚了,除了梅兰芳老师的墨宝,还有其他老师的。这边,这副是当时常香玉常老师来的时候……”

林若奇带着于东一个一个看去,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于东,想让他也留个字。

不过于东硬是没搭茬,他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就他练的那几年楷书,唬一唬普通人够了,但是跟这几位的字放一起那就相形见绌了。

到后来,林若奇也不再暗示,而是直接说了出来,“不知道于东老师愿不愿意为本店留下墨宝?要是能有于老师的题字,我们饭店肯定要增光不少。”

“于老师你也别怪我太唐突,实在是因为咱们饭店很久没来过像于老师你这样的贵客。如果不能留下你的墨宝,我今天晚上恐怕要一夜不眠。”

于东看着林若奇这热情样,想了想,说:“行,我写几个字吧。”

“好好好,我这就准备。”

也就一分钟的时间,文房四宝就给于东准备好了。于东心里清楚,这些东西林若奇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

既如此,于东也不再矫情,提笔写:

郭外见炊烟,瓦屋旧篱前。闲看桂子落,不落是流年。

落款:一九九四年八月于东书于金城。

“好字,好字!”

于东刚写完,林若奇就带头鼓掌,“苍劲有力,笔工严谨,没想到于东老师书法造诣这么高。”

其实林若奇他们都不懂书法,不过他知道,楷书就夸苍劲有力,笔工严谨,行书草书就夸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不过,在他看来,于东确实谦虚了。这字写得多好啊,就跟打印出来的一样。

最关键的是,够大,比梅兰芳先生写的字大多了。

还够黑,要是挂在墙上,离老远就能看到。

其他服务员反应也都差不多,都觉得这字挺好看的,甚至比那些大书法家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好看。

于东暗自摇头,他想说,他这根本不能称得上书法,只能叫写字。任凭谁练上个两三年,都能写成这样。当年他练毛笔字的时候,好多一起学的学生比他写得还好。

至于这首诗,是他为程砚秋写的。程砚秋说她喜欢恬淡的乡村生活,盖个老房子,院里面种棵桂子树,再有一个池塘,里面种些荷花。

柳永写过一首《望海潮》,里面有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程砚秋非常喜欢。

于东就写了这首诗,里面还有程砚秋的小名,落落两个字。

林若奇忙着拿着宣纸给字吸墨,于东将毛笔放下,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了。

程砚秋今晚要忙到挺晚,明天放一天假,于东这会儿要去接她。

字到手之后,林若奇就满足了,听说于东要出去,又让前台帮于东安排车。他自己依旧拿着宣纸吸墨,这活他也不敢交给别人代劳,怕出问题。

等到于东走后,林若奇问其他人:“你们有谁看过这首诗,什么名字,谁写的啊?”

这些东西肯定是要知道的,不然后面跟其他客人介绍,什么都不知道,那不尴尬嘛。

刚才于东在的时候他没好意思问,怕给自己显得太没文化。

不过服务员们都摇头:“不知道,没听过。”

林若奇叹了口气,他也没指望这些服务员能认出来,毕竟整个酒店,就他文化水平最高。他没听过,其他人大概率也没听过。

回头还是找其他人问问。

……

于东没让司机送,而是自己开着车去了白塔山公园。

程砚秋他们还在协助歌舞团排练,于东看了一会儿,就跑旁边找个地方歇着了。

等到快十一点的时候,程砚秋他们才结束。

回去的路上,程砚秋就在副驾驶上睡着了。

到了酒店,下车的时候,于东绕到副驾正要把她抱出来,她却迷迷糊糊醒了。

“醒啦?”

程砚秋睡眼朦胧地看了眼于东,见他要抱自己,就摇头,“没醒。”

然后张开胳膊。

于东笑了笑,拦腰将她抱了起来。

到了房间,程砚秋去洗澡,于东则打开电视在看。等到程砚秋出来,却发现于东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程砚秋看着熟睡的于东,想了想,便在旁边躺下,然后,熄灯睡觉。反正床很大,睡他们两个没问题。

但是刚躺下没一会儿,程砚秋感觉于东好像不断地朝她这边蠕动,没过一会儿于东的手就碰到了她的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