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科举取士(1/3)
离清忽然祭出大招,提议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她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厚的折子呈给皇帝,详细阐述了举荐制的弊端和科举制的好处,并还制定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明细规则。
皇帝不置可否,但是她命宫人将这份奏折完完整整的拿在朝堂上来读给百官听,又令众人各抒已见。
此事震惊朝野,朝中大臣的意见分成了三派。
一派自是掌握实权的朝臣强烈反对,以王珺为首。
这一派的官员全部来自世家大族,如今在朝中又位高权重。反对的原因很简单,自然是因为举荐制一除,直接损害他们的重大利益。
一派是年轻官员,以周笙为首,大力赞成科举制。
赞成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这部分官员血气方刚,虽然大多数人也出自世家,可因为长期得不到发言权,在六部之中也没有实权,自是想要浑水『摸』鱼。简言之,叫做“起哄”。管它好还是不好,错还是正确。他们想将水搅得越浑越好。
另一方面,有人心存幻想,认为官员选拔的方式只要改革成功,说不定哪天官员考核升调制也跟着改,那自己便有出头之日了。以后但凡升迁者再不是凭资历,凭家世,而主要凭真本事。还有,他们认为那些身居高位者,吃着皇粮不干事的,也应该早早将其撵走。
最后一派是中立派,不声不响,既不反对,也没有说赞成。
这部分中有些人心里自是很赞成改革的,比如离炎和林显;有些人是属于年纪很大了,只贪图拿着朝廷的俸禄过个安逸的晚年,不想晚节不保的人,比如刑部尚书姜凤竹;剩下的人是属于成精的老油条,形势不明朗前,哪一派都不想得罪的,以左相和右相为代表。
离炎知道离清提出的这个科举制肯定是来自碧落之口,说不定那奏折内容都是出自他的手。
之前碧落就已经对她说过,若是她不去向朝廷提议此事,那么便让离清去做。
离炎明白碧落的意思,枪打出头鸟,万一大家反对得厉害,遭殃的是离清,而非她离炎。
离炎当时有些犹豫,只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碧落却回道:“怎么会是害人?若事情能成功,千千万万学子莫不感恩戴德。既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能令离国朝政清明。这是无尽的功劳啊。”
“再者说,要不要去递奏折,那是清王自己的选择,我们没有『逼』她。即便事情不成功,但是抛出了这个东西,她就受益匪浅,必定能收获一大批年轻学子的拥戴,她在民间的威望就更高。所以,这不是在害人。”
碧落的话自然没错。
由于这科举制本身是好,离炎便没有反对碧落这么干。而她自己因并不想要去争权夺利,便没有在金銮殿上发声支援离清。
但是,没过几天,俏佳人却搞了个类似问卷调查的东西,问了些诸如你觉得科举制好还是举荐制好,你觉得举荐制的优点缺点分别有哪些,你觉得人才选拔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问题。
这份调查问卷一出,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了有人提出用科举制这么个新东西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发了全城热议。
其中最热衷讨论此事的自然是广大学子。
由于举荐制下,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而科举制却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这与举荐制大相径庭,它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举荐制,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为此,读书人莫不交口称赞。
大量的学子们开始在民间自发组织声援离清的科举制;还有的人竟然找门路托关系,实施万人请愿;有些正直忠诚的官员也赞同此事,加上读书人的撺掇,她们便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广开科举……
由于声势浩大,导致朝廷不安。
并且,这件事情开始发酵,慢慢就扩散到了全国范围内,邻国也有人知道了离国这一重要改革计划。
有些人开始追溯消息泄『露』的源头,俏佳人渐渐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好在那些人以为是清王所为,反对派就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离清,倒没有深入追查俏佳人的东家以及发布这一消息的背后主使人。
不过,离炎还是找碧落认真的谈了一次话。
“我知道你是想要科举制实施成功,以求打破离国实权分配的固有格局,好让我能从中得益。虽然你用的这种方式委婉一些,没有明着发文造势。但是,依然达到了你想要的目的。”
“哎---,碧落,科举制能成功,我自然也很开心。但是,我该给你早点说清楚的,我办俏佳人,只想用它来赚银子,不想它涉及任何朝廷里的事情,你明白吗?”
碧落却不以为然,“你待我好,我自然想要待你好。”
“一年的皇太女推选考核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我们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少时间,后续定要抓紧些才行。为今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