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2章子受之难(2/3)

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等到某一天,自己带着大军开过去时,散布各处的学生,就是一个个劝降开城门内奸。他们会把已经经过文化改造的方国,变成容易消化的食物,送到自己口中。

……

刚把世子启的使者打发走,世子子受的使者又到了。

子受倒不是为了神文而来的,他派人来是想邀斗耆国一同出兵,征伐莱夷。

使者说,子受手握王室大军,对付落后的莱夷,还不是手到擒来。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荡平莱夷,而是借出兵的机会控制军队。只要随便打上几仗能交代过去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再邀请其他方国的军队。

但子受十分欣赏聂伤,为了见到聂伤,特意邀请斗耆军参战的,算是给足了聂伤面子。

聂伤也对世子受深有好感,他和此人一面未见,只通过使者传过两次话,却都惺惺相惜,感觉十分投缘。

而且世子受的使者是来邀请的,不像世子启那般无礼。

聂伤也愿意出兵相助,只是现在正是农忙时,王室财大气粗,可以在农忙时出兵,斗耆国却不行。

他思考了一会,问道:“世子大军什么时候出发?”

使者道:“世子已经整顿兵马一个多月了,粮草辎重也筹备好了,马上就能出兵,估计二十日后就能到贵国附近。”

“哦,怎么这么快?”

聂伤有些吃惊。

殷邑到斗耆国有近八百里地,其间还要翻山渡河,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又很差。

军队规模越大,走的越慢,王室大军至少也有一万人吧,能长途跋涉,日行四十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使者牵强笑道:“这次世子出兵,只带了五千精锐,车马众多,所以速度才快。”

“原来如此。”

聂伤颔首,又疑道:“为何世子受只带五千人?不怕被殷邑中的对手抢走军权吗?”

使者犹豫着说道:“世子担心会影响农事,所以只征发了贵族子弟,再加上他们的徒从,五千人足够了。”

聂伤见他眼神躲闪,定是隐瞒了什么,略一思索,笑道:“使臣有什么话没说吧。世子受这次的出兵时机很不合适,他选在农忙时出兵,又只征发了五千士兵。呵呵,是不是遇到挫折了?”

使者很是意外的望着他,顿了一下,摇头苦笑道:“聂侯果然如世子所言,是当时英杰也。”

“既然世子信重你,那我也就不瞒你了。”

他低头看着酒爵,慢慢说道:“世子本想在秋收后出兵,谁想被世子启捣乱,中间出了岔子,不但无法出兵,就连已经准备出征的军队都散了。等到解决完了麻烦,再次集结好军队时,已近开春了。”

“世子当然知道农忙时不宜出征,但他的时间不多了,军权又失去了许多,只能顶着压力在农忙时出征。又因为世子启的作梗,他无法征召更多的士卒,只能带着五千士卒出征。不然会输的一干二净。”

聂伤听了,心道:“原来子受落到下风了,怪不得子启敢和巫祝势力决裂。如此看来,子受这次还真的需要我帮助,而不只是欣赏我。”

“我已经得罪世子启了,那货又是典型的老派贵族,从来都看不起我,投靠他也没什么好下场。不如助子受争夺王位,哪怕最后败了,双方的争斗也能持续很久,给斗耆国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他对世子启的印象极差,所以毫不犹豫的把赌注押在了世子受的身上。

“哈哈哈,我和世子受神``交已久,甚是向往与他交往。”

聂伤爽朗笑道:“使臣可以告诉世子受,我聂伤和斗耆国一定会出兵相助。只是农忙时,能派出的兵力不多,还望世子见谅。”

“能出兵就好!”

使者大喜,又叹气道:“唉,世子也曾邀沿途方国一同出兵,可是这些方国都被世子启警告过,皆以农忙为借口推脱了。凡十七国,只有斗耆国愿意出兵相助,聂侯真乃义人也!”

聂伤摆手道:“区区莱夷,即便无方国援助,以世子受之能,五千大军足矣。斗耆国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世子受的使者走后,他立刻召来高级官员商议此事。

几位重臣分析了一番之后,认为春耕结束到夏收这段时间不是很忙,算算时间,打完莱夷后军队正好能赶上夏收。

而且国中人力充足,粮草也勉强够用,完全有能力负担一到两千规模的军队而不耽误农事。

就怕男人们走了之后,奴隶有可能会造反。

再次商议过后,最终制定了一个方案:征发八百能战之奴隶充军,许以战后释放、立功封赏之利,再征八百国民为骨干,加上二百戍卫军成军。

其中战兵一千,辎兵八百。

奴隶兵大都在辎兵队伍里,因为这些奴隶兵大都是前箕国战兵,一旦武装起来,就能发挥出很强的战斗力,随时都可以用作战兵。所以,可以说说整支军队都是战兵,战力非常强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