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0章死道友不死贫道(2/3)



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迅速统计国内银行面临的断供客户群体,推动银行业实行大规模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型跨国财团实力,避免断供潮的发生,波及更多中小银行和底层社会民众。

政府方面可以出台《紧急状态金融援助法》,对于住宅断供的群体实施为期三年的紧急救助,由政府担保,贷款人与银行签订补充协议,贷款人在三年内重新恢复按时缴纳贷款。

恢复的越早,中断供贷期间的罚息就越越少。若是在一年之内恢复缴纳贷款,罚息最低可以至0。

这样做,就是让更多的社会群众保住房屋,保住基本的生活需求,避免大量的断供潮冲击实体经济。

在经济恢复时,能够迅速恢复稳定。

皇室财团将就此成立帝国房屋再贷款公司,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人实行再贷款担保,稳住整体经济。

当然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审核,那些投资股市负债累累,工厂商铺倒闭的客户,肯定不能够通过审核。

《紧急状态金融援助法》针对的是广大工薪阶层,因为丢失了工作而无法偿还贷款。

这部分的人群,只要能够重新找到工作,就能够第一时间恢复偿还贷款的能力,避免房屋被银行收走拍卖的悲惨结局。

第三,皇室将加大收购农牧产品力度,联合政府进行收储赈灾,维持帝国内部农牧产业基本生产,力保这一领域不遭受经济危机侵袭。

收购大量农牧产品,我们可以在帝国各城市广泛实行赈灾救济,这是花钱少见效快的方法。

初步估计

每年约5~6亿金洋的慈善救济,就可以保证帝国农牧业的正常运转,保证城市乡村没人饿肚子,有效保护农牧业基本盘。

此外,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大规模收储,一部分用于国际赈灾。

大宗产品的跨洋运输,虽然挣的钱少一点可以帮助国内航运业巨头度过寒冬,减少对下游行业的冲击。

有舍才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笔账还是划算的。

政府方面应该迅速启动大型基建工程项目,环澳洲铁路,高速公路,立交桥,建设国际领先的港口,码头,大型水电工程等等,所有项目只对国内招标,拒绝国外企业插手。

数管其下,先稳住工农业基本盘,等待恰当的出手时机再说。”

圣上说的这些,唐昭仪和新任财政大臣蔡廷干点头如捣蒜。

末了,蔡廷干又问了一句;“启奏圣上,来自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和北美各共和国的求援请求如雪片般飞来,对此……政府应该采取何等态度?”

李福寿目光凌厉的瞥了他一眼,吓得蔡廷干一缩脖子,被看得有些自闭了。

“大面子上当然要过得去,要符合领袖国家的风范,话要说得漂亮,实际行动少少,毕竟地主家也不富裕啊!

唯一可拿出去的支援就是农副产品,这方面首先要以帝国赈灾所需为主,其次可以大力出口,第三就是收储。

粮食可以给一些,金钱就爱莫能助了,至于海关税收该提高的提高,先保住自己饭碗里的东西再说。”

“微臣受教了。”蔡平干恭手作礼,不敢再多话了。

皇帝的核心思想很清楚;死道友不死贫道呗。

现在世界各国的日子都难过啊!

最惨的德国已经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法国农业这些年来刚刚恢复了战前的水平,这下子又遭受到重大打击,整的蒙圈了。

英国是经济大萧条的策源地,也是遭受打击最沉重的国家,没有之一。

高楼大厦自杀的人群如雨般跳下,泰晤士河里泡得鼓鼓胀胀的尸体比比皆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原本这场经济危机应该在红河谷证券交易所爆发,但是受益于这两年成立的金融风险防范政策,红河谷证券交易所整体涨幅不大,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疯牛水平。

仅次于红河谷的伦敦金融中心,成为了此次金融风暴的发源地,不但将此前440%的巨额涨幅全部吐出去,而且跌到了深渊里,整体市值不足巅峰时期的15%。

价值超过500亿金洋的巨额财富在金融风暴中化为乌有,欧美各主要国家的无一幸免,纷纷在金融海啸中倒下,哀鸿遍野。

大洋帝国迅速筑起关税和金融堤坝,试图减少对自身的冲击,现在看来是失败了。

帝国整体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压根儿难以切割。

好在大洋帝国金融泡沫较少,更没有波及到重要的房地产业,整体工业经济和出口经济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能够苦苦坚持,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1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