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97、突飞猛进的京东方(2/4)

说什么拜访就见外了,你如果想要了解京东方的发展情况,随时吱一声就是了,我直接到复兴工业来给你汇报工作。”

一段时间不见,夏景行发现黄东升头上的白头发明显增多,看上去几乎已经全部白完了,猜想对方这几年的压力应该不小,过于忧虑所致。

“老黄,你太客气了,你是京东方的董事长,说什么汇报工作啊?远景资本只是扮演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角色。

我以前就说过,对京东方的所有投资、与京东方的所有合作项目交到你手上,我感到非常放心,也不会多加干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约你见面,也主要是有段时间没见着你了,一起交流学习一下。”

黄东升连连表示谦辞,对于夏景行这个战略投资人,他是非常敬重的。

如果没有对方的大力支持,或许那条投资三十多亿元的4.5代线能够建立起来,但6代线肯定没这么容易就建立起来,说不定现在都还没开始动工建设。

这些年他求爹爹告奶奶,拜访了包括中枢官营资本、地方官营资本的无数投资者,见到了无数的白眼儿,尝尽了世间冷暖,只有夏景行愿意相信他、投资他。

而且最难得的是,夏景行拥有极好的耐心,对于投资回报也没看得太重,更多的还是抱着跟他同样的想法——为这个缺芯少屏的国家出一份力。

拿夏景行这两年投资京东方的钱来说,五十多亿投资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利润,投资别的行业,说不定都翻好几倍了。

依他对夏景行投资能力的了解,对方是有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的。

可对方为什么还要投资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京东方?还不就是受企业家情怀和民族情感的驱使。

对于这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黄东升是充满了钦佩和亲近的。

别说主动来中关村见夏景行了,就是对方在美国吱一声,他也可以立马飞过去拜访。

不存在什么丢面子这一说法,他不想寒了对方一片热忱的产业报国之心。

近两年来,夏景行事业越做越大,公务非常繁忙,作为空中飞人飞遍了全球各个城市。

因此,黄东升也没过多去打扰夏景行,他的主要联系对象是复兴工业的邓元鋆。

寒暄了几句后,黄东升开始详细的给夏景行介绍京东方近两年的发展情况。

“……目前京东方一共建成投产了4.5代、5代、6代三条生产线。

蓉城4.5代线目前月产玻璃基板3万片,接下来我们打算扩产到4.5万片,产品主要应用于12.1英寸以下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

京城5代线经过升级扩产,目前已经达到8.5万片玻璃基板的月产能,产品主要应用于17英寸以下的台式显示器、车载导航显示屏、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还有前不久刚刚建成投产的蓉城6代线,产能是每月生产9万片玻璃基板,覆盖37英寸以下的显示产品应用领域,包括18.5英寸和21.5英寸电脑用液晶屏、26英寸和32英寸电视用液晶屏等产品。”

夏景行微微皱眉,“37英寸以上的产品还要等到8.5代线建成对吗?”

黄东升重重点头,“对,8.5代线预计投资280亿人民币,建成后将拥有9万片玻璃基板的月产能,切割成液晶面板,换算下来就是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片。”

夏景行没吭声,心里感觉京东方的发展速度还是慢了一点啊。

手机、电脑这些小尺寸的液晶屏倒是不用大规模进口了,但电视机的需求还没得到充分满足。

仿佛是看穿了夏景行的心思一般,黄东升一阵苦笑:“夏总,其实京东方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包括我们内部人员都觉得就跟坐了火箭一样,放在前几年,这一切想都不敢想。

不过仔细计较起来,还是我们京东方公司拖了后腿。

比如说技术储备不够,六代线的良品率一直没达到满意效果,这会儿还在努力提升良品率。

另外公司的资金储备也不太够,导致8.5代线的建设被拖慢了。”

夏景行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由于他没有直接注资京东方,而是先采取的项目合作方式,这就导致大量的资产没有注入上市公司,因此京东方这两年的股价上涨有限,定向融资也好,发行债券也罢,都融不到太多资金,而且定向融资还有技能冷却时间。

要知道,最新提上日程的这条8.5代线的建设成本抵得上京东方如今手握的三条生产线全部加起来的建设成本,对于京东方来说,资金压力不小。

念及此,夏景行问道:“我看你们最近打算定向融资一轮,资金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