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7章 郭崇韬贪财弄权(2/2)

非李总管不可!”这是一个似乎合理的推荐,毕竟李存审是现在李存勖手下的第一号上将,面对大敌,他不上谁上?其实并不合理,因为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此时正好卧病在床,需要静养,不利于远行。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利于指挥作战。

但李存勖与郭崇韬心有灵犀,一道命令下达,李存审只能躺在车中,一路颠簸着前往幽州赴任。于是李存审就远离了舞台中心,他没有看见李存勖穿上皇袍的日子,没有见到大军攻克汴梁。他为这个事业出生入死几十年,好容易等到成功的这一天,却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

李存审感到十分懊恼,他身体越来越差,契丹人还时不时到幽州附近骚扰,老将军渐渐打不动了。李存审上疏,想辞掉卢龙节度使的职务,入朝养病。可是在郭崇韬看来,李存审的病谁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这老头子要到了洛阳,以他的资历、功绩、声望,每一样都超过自己。那自己在朝中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能保得住吗?于是,郭崇韬利用自己身为枢密使,总揽机要的职权加以阻挠,一次次将李存审的上疏压住,让老将军只能一直呆在幽州。

同光二年春,病情沉重的李存审再一次上疏李存勖,请求入朝,让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进觐天颜!

李存审的妻子郭夫人此时身在洛阳,她知道丈夫回不来的原因,便求见郭崇韬,向他哭诉道:“我的丈夫为了国家,几十年出生入死,一向无愧于君王,与郭公你又是乡里亲旧。郭公就忍心让我丈夫死于北荒之地?做人怎么能无情到这种程度!”

对郭夫人的责问,郭崇韬面露愧色,无言以对。不过对于原则问题,他还是没有松口,李存审的申请再次被拒。消息传回幽州,病榻上的李存审只得无奈叹息:“老夫历事二主,已经有四十年,总算幸运地等到如今天下重归一家的盛事。边陲的军镇、夷人,昔日的仇人,都可以入朝面圣。唯独我被隔阻在远方,这大概就是我的命了!”

李存审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将几个儿子召到身边,留给了他们一段家训:“你们的父亲,自幼生于贫寒。在很小的时候,就提着一柄剑背井离乡,开始闯荡江湖,四十年后,终于位列将相。但这其中万死一生的经历,不知有过多少次!仅仅是从身上取下来的箭头,就有一百多个!”

李存审拿出了一大把泛着锈迹和隐隐血迹的箭头,分给儿子们保管收藏。“你们自幼生活在富贵的环境里,但应该要知道,富贵是怎么得来的。”郭崇韬大概探听清楚,李存审真的快死了。他才奏请李存勖,准许李存审入朝。李存勖下诏,改任李存审为宣武节度使,兼诸道蕃汉马步总管,许其入朝。同光二年五月十五日,在诏书送到幽州之前,为后唐王朝的奋斗了一生的名将李存审,在幽州的官舍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不久后,李存审的儿子李彦超等人护送父亲的灵柩南归。七月一日,李彦超代替父亲朝见皇帝李存勖,同时将李存审留下的亲随牙兵共八千七百人献给朝廷。这不是卢龙镇的牙兵,而是李存审个人的私兵。

拥有一支与主将亲密无间的精悍私兵,是当时很多重要将领的惯例,不是李存审的特例。在李存审还活着的时候,对这八千七百精兵而言,主帅李存审的号令,会比皇帝李存勖的号令更有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