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外一章 三教九流2(2/3)

主导地位。

除了三教,春秋战国期间还有其他流派,比如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它们和儒家、道家统称“九流”。

九流里最著名的法家。法家的创始人不知道是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子、李斯等。它们讲究依法治国,比较重视法制的作用。与儒家以德服人的王道相比,他们主张以力服人的霸道,用法律维护君王的权威。

法家不仅仅重视法律,也擅长利用国家强制力达到目的。比如齐国的管仲利用行政垄断手段管理经济,为国库积累财富。郑国的子产核查贵族和农民的田产,按标准征税。商鞅用连坐杜绝犯罪,用军功换爵激励士气。

法家开始时并不排斥德治。管仲就讲究德治与法制相结合。他辅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到了商鞅时开始强调法治,主张严刑峻法。商鞅也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但是进入秦朝,李斯片面强调法治,以严刑酷法治国,结果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秦朝很快灭亡了。

西汉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以霸王道杂之”,让德治与法制相结合。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家。法家逐渐销声匿迹。

不过,法家消失只是说法家作为独立一个学派消失了。法治并没有消失。皇帝重用儒生重视教化但也没有因此抛弃法治。历朝历代多是“表儒内法”,嘴上说仁孝治天下,内心里还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儒生也并不排斥法治,只不过为暴力披上了一层道德的面纱。

墨家的创始人是鲁国的墨翟。他和鲁班是同一时代的人。他早年学儒,但实在受不了儒家的繁琐奢靡的礼乐制度和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脱离儒家自成一派。墨家是儒家的反对派。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博爱,跨越时空和血缘,把每个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非攻就是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造成百姓家破人亡的不义之举。墨家不反对防御型战争,并且愿意帮助别人进行防御战争,不惜牺牲自己阻止战争。尚贤就是打破等级观念,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有个成语叫“墨守成规”,意思是守着老规矩不放,让人误以为墨家是保守派。其实成语的本意是墨家善于守城,有很多现成的办法。

战国时期,楚国要打宋国。鲁班特地为楚国发明了云梯。墨子(墨翟)知道后一面派人去帮宋国守城,一面去游说楚王不要打仗。

墨子劝楚王不要开战,说你不要以为有了云梯就怎么着,我有现成的破解方法。楚王不服,拿腰带和筷子当做城墙和云梯,和墨子比划,结果输了,于是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家在战国时期很受欢迎。因为多数国家不希望战争。墨家在秦国一统天下后开始没落。因为他们爱管闲事,到处帮人家守城,让秦国恨之入骨。再说他们尚贤,主张让贤能的人做君做官,这和当时“神授君权”和官位世袭的传统不相符合。到了汉武帝时期,儒生上台,墨家彻底没了容身之地。

纵横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隐士高人鬼谷子。他的得意门生苏秦、张仪是纵横派的代表人物。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苏秦和张仪等人游说诸侯要么联合起来对抗强国,要么投靠强国欺负弱国。总之,实力不济就不要指望能够独立存身于江湖。

苏秦说服韩魏赵燕等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一度让秦国不敢出秦关。但张仪帮秦国拆散了诸侯联盟,让秦国各个击破统一了中国。

纵横家在中国统一之后失去了用武之地,跟着“战国七雄”一起消失。但合纵连横的外交理念还是保留了下来。

阴阳家是指研究阴阳五行的那些人。创始人是齐国的邹衍。

他们类似于现在的算命先生,通过天象变化和阴阳五行的演算,预测朝政的兴衰,判断人或事的吉凶。

在他们眼里,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比如上为阳,下为阴。德为阳,刑为阴。旱为阳盛,涝为阴盛。夏为土,秋为金。东方属木,南方属火。司徒属金,司寇属水。然后他们根据阴阳调和、相生相克的理论进行演算,最终得出结论,这件事该不该做或者有什么注意事项。

古时候做什么事都想问问老天爷,所以阴阳家在当时很吃香。但是在魏晋以后,人们越来越不相信天象、天命、天人合一。阴阳家也开始逐渐没落。

据说现在还在用黄历是当年阴阳家的研究成果。黄历上每天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写得非常细。但照做的人几乎没有,每天该干什么干什么。有人会翻翻黄历挑个好日子,也不过图个吉利而已,并非真的相信它能决定吉凶祸福。

名家实际上是不容易归类的一些人,不知道该叫他们辩论家好还是哲学家好。他们喜欢把事情高度抽象后讨论。他们擅长辩论。谁也辩论不过他们。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问题,名家“以白马非马辩赢稷下学者”。

但这样的辩论有什么意义?以现在的观点看,所谓名家就是一群杠子头。

名家以能言善辩而闻名。但他们的辩论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