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78,武宗灭佛(2/2)

般。

有一次唐文宗开家宴,各位王爷都在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只有李忱一个人木头似地坐在那里。唐文宗拿皇叔找乐,说谁能让皇叔开口,他有重赏。大家一听,为了给皇上捧场,都来逗李忱。但是任凭别人怎么捉弄,李忱始终干瞪着两眼一言不发。于是傻皇叔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唐武宗死后,李忱正式即位,史称唐宣宗。

唐宣宗被宦官一致推举为皇帝,可不是觉得他能干。正相反,是觉得这个人比较呆傻,好糊弄,好控制,能让宦官恢复到以前的权势。

但是宦官们看走眼了。李忱并不傻。他只是口吃而已。说话结巴的人怕人笑话,所以人前不愿开口,显得木呐寡言。“宫中皆以为不慧”。其实李忱一点不傻,他是没嘴的葫芦,嘴上不说,心里明白。

唐宣宗上台后虽然还是话不多说,但是每开金口必中要害,提纲挈领,一句顶万句。朝臣没人敢轻视这个结巴皇帝,每次朝会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大意,朝会后常常发觉自己大冷个天已经汗透衣衫。

宦官见皇帝如此精明,暗自后悔。但是悔之晚矣,只好把尾巴悄悄夹起来。

唐宣宗在办完武宗的丧事正式上朝听政的第二天就下令罢免了宰相李德裕。

他罢免李德裕的原因很可笑,李德裕每看他一眼都让他毛骨悚然。不知道这是他心虚还是李德裕真的对他继位的合法性有看法,想必是兼而有之。

他是宦官拥立的皇帝,知道自己缺乏继位的合法性。以叔叔的身份继承侄子的皇位在礼法上说不通。皇太叔这词都是历史首创。要是唐武宗没儿子也罢,事实上唐武宗有五个儿子。传叔不传子,搁谁谁也不信。

唐宣宗继位的合法性肯定要遭到朝野的质疑。李德裕肯定会怀疑传位遗诏的合法性,肯定会认为他是篡位之君。跟唐武宗关系非常好的李德裕肯定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奉他为主。

作为宰相,李德裕不得不主持唐宣宗的登基大典。他拿着册封的诏书走向唐宣宗时,目光肯定是有内容的。唐宣宗看到后很不自在。

唐宣宗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登基的第一时间就把李德裕和他的同党赶出朝廷。

他任命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白敏中为宰相。随后他又把唐武宗、李德裕贬斥的五位宰相牛僧孺、李宗闵等召回朝。

不过牛僧孺在奉诏回京的当年就得病死了。李宗闵更加福薄,在回来的路上就死了。牛党没能东山再起。

李德裕被贬的第二年也死了。牛李两派的领袖先后离世,牛李党争也自此画上了句号。

这对唐宣宗来说应该是个福音。他不用再费脑筋解决朝廷内部矛盾。

其实说起来牛李两派都是比较能干的官员,但是因为私怨不能同心协力共辅朝廷,把注意力放在争权夺利上面。两派争斗不休,搞得文宗一朝鸡飞狗跳。他们一味地意气用事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互相拆台最终拆的是国家的台。

相比之下,李派比牛派更有作为。李派当权,王朝趋于进取;牛派当权,王朝趋于保守。因此李派又被称作革新派。牛派被称为保守派。牛李党争既包含私人恩怨、权力斗争,又包含路线斗争。

唐武宗丧事期间,吐蕃人趁机入侵盐州。唐宣宗命令河东节度使王宰率军反击。

王宰以沙陀首领朱邪赤心为先锋迎战吐蕃,打得吐蕃狼狈逃窜。

第二年,反攻秦州,再败吐蕃,收复了部分领土。

吐蕃连败引发内乱。河陇地区三州七关的吐蕃守将集体向唐朝献城投降。

唐宣宗大喜,马上派兵接应吐蕃叛军,接收他们的城池。趁吐蕃内乱收复失土,没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河湟地区,其中包括先前得而复失的维州。

如果牛僧孺、李宗闵没死,肯定又要拦着不让招降纳叛。

失陷吐蕃多年的沙州也爆发起义。汉人张义潮领导沙州起义军一举攻下西北十一州,宣布归唐。被吐蕃占领了一百多年的西北地区又回到唐朝。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