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8,开元之初(2/3)

唐玄宗的后门提拔一个下属。唐玄宗就写了条子让族兄拿着去找姚崇。姚崇接到条子马上就来找唐玄宗,说你可不能开这口子。如果大家都托关系走后门,我们的干部选拔就从任人唯贤改成任人唯亲了。如果充斥着一大堆人情官、后门官,那么干部队伍的素质就没指望了。唐玄宗一听,立即把那个条子撕了。

大家听说唐玄宗递条子都被驳回来了,再也没人去走这歪门邪道。

唐玄宗和姚崇在整顿干部队伍上面下了很大力气。

武则天时代大开科举之门,一簸箕一簸箕地往朝里面输送人才。为了安置这些人才武则天设置了很多新机构和官职。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太平公主等权贵当政时期或卖官鬻爵或结党营私也一簸箕一簸箕地往朝里“掺沙子”。唐玄宗上台时,唐朝的干部队伍已经非常庞大,常常是一个正,八个副,助理排排坐,门外站候补。办公室人多得坐都坐不下,人浮于事,勾心斗角。

唐玄宗上台后开始着手整顿队伍、削减冗员。清理之后,官吏“十去其九”。在清理的同时,唐玄宗严格干部的选拔和考核。

经过唐玄宗的治理整顿、沙里淘金,大唐王朝的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精干而高效,恢复到“贞观之治”时期的状态。

精兵简政之后还省下了大笔的财政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一举两得。

唐玄宗能够开创“开元盛世”主要得益于他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

唐玄宗和姚崇等群臣一起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治理灾害,普查“黑户”“黑田”,抑制土地兼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有一年,黄河两岸闹蝗灾。但见蝗虫飞来乌压压一片,遮云蔽日,落到田里,密密麻麻,无边无际。等到蝗虫吃饱喝得,别说青苗,连草都不见了。老百姓心疼得不得了,可又无可奈何。

面对灾情,姚崇建议组织百姓抗灾救灾。这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天灾”属于“不可抗拒力”。蝗虫没法灭也不能灭。犯杀孽会得罪老天爷。

姚崇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认为人命大于天。他说服唐玄宗下旨灭蝗,规定:捕蝗一斗,奖粮一斗。中央一声号令,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捕、烧、埋……虽然不能尽除蝗灾但尽力降低蝗灾的损失。

“由是连岁蝗灾,不至大饥”。虽然蝗灾连年但都没有引发饥荒。

这也算人力战胜了天灾。

这让人联想到六十年代“灭四害”——消灭老鼠、蚊子、苍蝇、麻雀,规定一只老鼠尾巴换一支铅笔,10个苍蝇换一块橡皮。很快时间,“四害”几乎绝迹。

姚崇政绩斐然。但很可惜,“为政以公”的贤相姚崇最终却因为徇私不得不引咎辞职。他的儿子身为公职人员收受别人礼物受到非议。他的手下受贿被抓,罪当处死,他去和唐玄宗讲情。唐玄宗虽然看在姚崇面子上从轻发落,但从此对姚崇不满。姚崇识趣地向唐玄宗辞职,请求告老还乡。

姚崇辞职时推荐宋璟来接替他。唐玄宗也了解宋璟的为人和能力,同意了。

宋璟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从来不循私情,钉是钉铆是铆,一切都按规矩办。说话也比较直,比较倔,有时甚至搞得唐玄宗下不了台。但唐玄宗不以为忤,还赐他一双金筷子夸赞他的正直。

宋璟最大的优点是知人善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宋璟的本事就是能把每个人都放到一个能让他扬长避短的位子上。

比如说这个人有能力但说话做事比较楞,那就把他放到民风比较彪悍的四川去,以楞对横。另一个人比较柔,讲究以德服人,那就把他放到讲究仁德的河南去。

宋璟在组织原则方面比姚崇做得好。

唐玄宗递条子要求提拔自己老部下。宋璟毫不留情给予驳回,要求按照组织程序办事。

宋璟的堂叔打着宋璟的旗号希望组织给他开个方便之门。宋璟知道后立即以公文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宣布开除堂叔的公职。

宋璟主张政务公开,不搞暗箱操作。除非特殊情况不准密奏,有什么话都拿到桌面上来。百官奏事必须有谏官、史官在场,防止奸佞小人在皇帝耳边进谗言。武则天时代流传下来的告密风被禁止。

当时行贿受贿也成风。“姚十条”禁止百官接受下级馈赠的礼物就是想刹住行贿风。但是姚崇在位时间太短,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宋璟接任后继续姚崇未完成的工作。他借唐玄宗之口勒令收受贿赂的官员把赃款赃物退回去。如果谁通过行贿获得升迁,那么他的官职也得降回去。

宋璟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人。一些人开始伺机报复。他们抓住宋璟一些把柄攻击宋璟。

宋璟脾气比较急,有时侯意气用事。他讨厌那些已经被判有罪却不肯认罪伏法而不断上诉的人,告诉御史台谁敢上诉就关谁,一直关到死为止。

这个有些意气用事的决定造成了一些冤案。民间开始出现对宋璟的怨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