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五零章御审(一)(1/3)

李世民看到一贯爱唱反调的魏征突然表态,心中有些奇怪。▲∴▲∴▲∴▲∴起初他以为魏征这样做是因为李潜曾在裴寂的问题上驳斥了他,让他很没面子,所以趁机给李潜上眼药。可李世民转眼一想就否决了这个念头。魏征是什么人?他是那种你只要得对,就算是你与他魏征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也会大声赞同你的那种人。在魏征心里,看待事情的观点与君臣、朋友、仇人这些统统无关。因为观点不同,他可以和君王吵的面红耳赤,可以和亲友翻脸,也可以站在仇人那一边(如果有的话)。既然不是因为他与李潜之间的私怨,那魏征为什么会同意将李潜交给有司审理?他难道不知道自己下中旨缉拿李潜与律不合吗?

李世民想了片刻,没想明白魏征的意图。这时房玄龄开口道:“陛下,此事臣一直没想明白。陛下下旨缉拿李潜究竟是何原因?若是因为有御史弹劾他枉法,应让李潜上书自辩,或者召于朝堂让其自辩。为何陛下不让他自辩却直接派禁军将他缉拿下狱呢?”

听到房玄龄如此问,柴绍心都冒出了一个念头,“马后炮”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问?不过,随即柴绍便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立刻心生敬佩。这个房玄龄果然会来事啊。房玄龄这样虽然有置疑李世民下中旨不妥的嫌疑,却也给李世民一个台阶下。柴绍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现在他对李世民为何缉拿李潜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关于这另外一个可能起来可就有些话长了。归根结底其根源还在开办钱庄一事上。李潜与那些个门阀因为开办钱庄的事谈崩了。那些个门阀便设计了一系列圈套妄图杀掉李潜。孰料他们派去的人却李潜生擒。李潜回到长安后,李世民与他谈了一次,希望他不再继续追究。当然,为了安抚李潜,李世民默许他向那些门阀狮子大开口。而那些门阀迫于李世民的压力只能接受李潜的勒索。那些门阀虽然吃了亏,但他们也触摸到了李世民的底线。那就是李世民不愿因为李潜而惹得朝野震动。

了解到一条底线,那些门阀们便开始处心积虑算计李潜。于是接下来便发生了御史弹劾李潜,李潜被缉捕下狱,安家派人在大理寺监牢刺杀李潜等一系列事件。然而那些门阀(包括安家父子)千算万算却没万万没算到李潜如此难对付他们派去的刺客不仅没能杀死李潜,反而被李潜杀了二十余个。由于刺杀失败,现场留下了刺客的尸体,使得他们的阴谋再也瞒不住(除非这些刺客从来都没公开露过面,否则想要追查的话实在很简单。只需将刺客的相貌画出来,在长安公开便能找到线索)。

这些是整个事情的经过。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柴绍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初李世民下旨缉拿李潜分明是故意的他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谁会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不过,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那些个门阀这次学乖了,他们没有主动出面,而是把安家拉下水,让安家派人刺杀李潜。从整个事件来看,李潜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个诱饵(不过是个浑身长满了刺的诱饵),所以事情到了这一步如何处置李潜已经不重要了。

柴绍还在思忖,就听李世民开口道:“我之所以派人缉拿李潜,是因为我接到密报,李潜是反贼李轨之子。”

李世民此言一出,众人皆愕然。特别是柴绍更是惊诧不已,瞬间将心中的推断彻底推翻。李潜竟然是反贼李轨之子?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众人沉默,李世民心中忍不住得意。哈哈,这次你们被我耍了吧。

过了片刻,见众人不话李世民道:“李潜虽然是李轨之子,不过李轨已死了多年,从年龄来看,李轨死时李潜年纪尚幼,况且这么多年来李潜一直忠心耿耿,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又呕心沥血操办开办钱庄一事。我心里也不信李潜有谋反之心。只是,兹事体大,我也不敢轻易做决断。所以我便想出了下旨缉拿李潜这个办法来试探李潜,看看他是否心怀不轨。如果他心中有鬼,一定不肯束手就擒。如果他遵从旨意,则明他心中坦荡。众位卿家,现在你们明白前因后果了吧?你们,该如何处置李潜?”

众人沉默了片刻,魏征突然道:“陛下问臣等如何处置李潜,想必刚才柴大将军建议将李潜交与有司审讯陛下却放声大笑之时便心里有所决断了吧?”

李世民面色微赫,点头道:“不错。通过这事的考验,足以表明李潜对大唐的忠心。既然李潜是忠臣,那为何还要羁押审讯他?”

“臣反对。”魏征肃容道。

李世民诧异,道:“魏卿,你为何反对?”

魏征道:“且不论李潜是否是李轨之子,御史弹劾其勾结江洋大盗一事就必须要追查到底。”

房玄龄将李世民脸色不悦,立刻道:“依贞观律,官员受到御史弹劾应予以自辩,御史也反驳其自辩,最终只有确认弹劾属实才能定罪。魏参政,现在李潜只需自辩即可,无须交与有司审理。”

房玄龄这样摆明了是在劝架。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房玄龄根本劝不住。因为魏征这人是典型的一根筋。想三言两语劝住魏征根本不可能。三言两语将他骂的哑口无言还差不多。房玄龄自己也知道劝不住魏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